早期开发的平行四边形机器人故而得名。早期开发的平行四边形机器人工作空间比较小(局限于机器人的前部),难以倒挂工作。但80年代后期以来开发的新型平行四边形机器人(平行机器人),已能把工作空间扩大到机器人的顶部、背部及底部,又没有测置式机器人的刚度问题,从而得到普遍的重视。这种结构不仅适合于轻型也适合于重型机器人。近年来点焊用机器人(负载100~150kg)大多选用平行四边形结构形
天津工业机器人集成
早期开发的平行四边形机器人
故而得名。早期开发的平行四边形机器人工作空间比较小(局限于机器人的前部),难以倒挂工作。但80年代后期以来开发的新型平行四边形机器人(平行机器人),已能把工作空间扩大到机器人的顶部、背部及底部,又没有测置式机器人的刚度问题,从而得到普遍的重视。这种结构不仅适合于轻型也适合于重型机器人。近年来点焊用机器人(负载100~150kg)大多选用平行四边形结构形式的机器人。
上述两种机器人各个轴都是作回转运动,故采用伺服电机通过摆线针轮(RV)减速器(1~3轴)及谐波减速器(1~6轴)驱动。在80年代中期以前,对于电驱动的机器人都是用直流伺服电机,而80年代后期以来,各国先后改用交流伺服电机。由于交流电机没有碳刷,动特性好,使新型机器人不仅事故率低,而且免维修时间大为增长,加(减)速度也快。一些负载16kg以下的新的轻型机器人其工具中心点(TCP)的高运动速度可达3m/s以上,定位准确,振动小。同时,机器人的控制柜也改用32位的微机和新的算法,使之具有自行优化路径的功能,运行轨迹更加贴近示教的轨迹。

电极加压力是指加载在焊接母材上的压力
电极加压力
电极加压力是指加载在焊接母材上的压力。电极加压力既起到了决定接合部位位置的夹具的作用,同时电极本身也起到了保证导通稳定的焊接电流的作用。此外,还具备冷却后的锻压效果以及防止内部开裂等作用。在设定电极加压力时,有时也会采用在通电前进行预压、在通电过程中进行减压、然后在通电末期再次增压等特殊的方式。
加压力具体作用包括:破坏表面氧化污物层、保持良好接触电阻、提供压力促进焊件熔合、热熔时形成塑性环、防止周围气体侵入、防止液态熔核金属沿板缝向外喷溅。
气动焊钳作为点焊机器人的执行机构
气动焊钳作为点焊机器人的执行机构,目前普遍采用了一体化焊钳,就是焊接变压器装在焊钳后面,减少了二次电缆的损失,提高焊接质量。由于采用一体化焊钳,变压器必须尽量小型化,提高机器人有效负载。对于容量较大的变压器,已开始采用中频逆变技术:把50Hz工频交流变为600~1000Hz交流再整流,使变压器体积减少、减轻。
气动焊钳电极组件形式上与手工焊接焊钳基本相似,完成与工件接触及通电焊接作用,为降低维护改造成本,焊钳组件有模块化的趋势。点焊机器人动作,重复精度高,可代替人的繁重体力劳动,并且提高了焊接质量,提高了生产线柔性。

伺服点焊机器人系统为实现更高的焊接质量并满足性能要求
伺服点焊机器人系统
为实现更高的焊接质量并满足性能要求,AP12线还引进采用了新型中频点焊伺服焊枪控制技术。此系统可满足高强/超高强度钢板和多层板材的焊接,以适应汽车轻量化与车身防撞安全不断提高的要求。
伺服点焊机器人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器、中频点焊控制器、自动电极修磨机和伺服点焊钳等。伺服焊枪的优点是传统气动焊机无法比拟的,其大的特点是以伺服装置代替气动装置,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由伺服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伺服电动机按照既定速度、位移进给,形成对电极位移与速度的控制,脉冲数目与频率决定电极位移与速度,电动机转矩决定电极压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