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进入雨水PP模块前经过弃流、过滤,模块内的水保持在好条件 下,并有足够的有氧活动的空间。这可防止因雨水停滞而产生的影响水质的厌氧细菌。雨水收集模块拥有95%的贮水空隙率,模块正面抗压承载强度 ≥600KN/m2,抗侧压承载强度≥90KN/m2。雨水收集模块拼成必要的雨水滞留池,暴雨时雨水通过屋面及地面流入模块滞留池中,待雨洪过后再排到相应的雨水排放口,减轻城市雨水管暴雨时的排放
雨水回收设备
雨水进入雨水PP模块前经过弃流、过滤,模块内的水保持在好条件 下,并有足够的有氧活动的空间。这可防止因雨水停滞而产生的影响水质的厌氧细菌。雨水收集模块拥有95%的贮水空隙率,模块正面抗压承载强度 ≥600KN/m2,抗侧压承载强度≥90KN/m2。雨水收集模块拼成必要的雨水滞留池,暴雨时雨水通过屋面及地面流入模块滞留池中,待雨洪过后再排到相应的雨水排放口,减轻城市雨水管暴雨时的排放压力,有效防止暴雨带来的城市洪涝。

雨水的收集再利用要满足相应的杂用水水质要求,因此,雨水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雨水收集利用的难易情况。雨水径流流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具有突发性和非连续性。初期雨水弃流量应按照当地实测收集雨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确定,当无资料时,遵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可采用2~3mm径流深度作为屋面初期雨水弃流深度,5~7mm,作为地面初期雨水弃流深度。
当对水质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常用水处理工艺,如混凝、过滤、沉淀、膜技术等都能将雨水水质大幅提升的。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得与室内污废水系统连接。如阳台排出的废水(如洗衣废水)不能进入雨水立管。立管的底部应设检查口。雨水进入收集系统前应有隔栅或滤网截污。模块安装前,注意严格安装土方开挖方案进行放线测量开挖,落实好土方堆放或外运方案,开挖过程中做好放坡及基坑支护,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