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金属模型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孔隙,零件3D打印过程中,内部非常小的孔穴会形成孔隙,这可由3D打印工艺本身或者粉末引起。这些微孔会降低零件的整体密度,导致裂纹和疲劳问题的出现。
密度,零件的致密度与孔隙量成反比。零件气孔越多,密度越低,在受力环境下越容易出现疲劳或者裂纹。对于关键性应用,零件的致密度需要达到99%以上。
3d打印服务
3D打印金属模型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孔隙,零件3D打印过程中,内部非常小的孔穴会形成孔隙,这可由3D打印工艺本身或者粉末引起。这些微孔会降低零件的整体密度,导致裂纹和疲劳问题的出现。
密度,零件的致密度与孔隙量成反比。零件气孔越多,密度越低,在受力环境下越容易出现疲劳或者裂纹。对于关键性应用,零件的致密度需要达到99%以上。
3D打印模型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壁厚
1、选择合适的zui大壁厚,对陶瓷、金属等材料,选择zui大壁厚尤为重要。因为厚截面将会产生更大热应力,会导致产品出现裂纹甚至断裂。
2、3D打印推荐壁厚,在运输和打磨过程中,壁厚小于1.5mm的零件容易被损坏。这里我们再次建议你增加额外的壁面厚度,5mm的壁厚会让你的模型更结实安全。对有些材料(如全彩),长、重的悬空结构如果设计太薄很容易断裂。选择打印基板,根据打印零部件的厚度选择合适厚度的打印基板,以避免翘曲。如果你的模型包括更多脆性结构(如人像伸展的手臂),尽量在产品设计时添加支撑结构。
3D打印混色模型的方法:3D+喷墨,这类则是目前较为的3D打印技术,其在进行3D打印过程中,喷墨打印机则同时给模型上色。这类打印的好处是,用户在打印完后即可收到已经上色完成的模型,无需再次上色等后期问题。这类打印的好处是,用户在打印完后即可收到已经上色完成的模型,无需再次上色等后期问题。但是,目前该类技术还未达到ji致,对于上色的地方会有一定的色差,如果要对模型进行深入,需要后期补色等问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