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繁殖率高。以褐家鼠为例,孕期为3周,每胎约10只,按雌雄各半,3个月性成熟计算,一对鼠一年可繁殖成1 500只。但实际的繁殖率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那么高。鼠类的活动多循一定的路线,如褐家鼠常沿墙根、墙角、夹道行走,在这些地方可形成明显的跑道即鼠道,有明显活动路线的鼠类,可在其跑道上布放鼠夹等杀灭。 查鼠洞,摸清老鼠常走的鼠道和活动场所,为下、放来鼠器提供线索。保管好食物
灭老鼠服务
"鼠类繁殖率高。以褐家鼠为例,孕期为3周,每胎约10只,按雌雄各半,3个月性成熟计算,一对鼠一年可繁殖成1 500只。但实际的繁殖率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那么高。鼠类的活动多循一定的路线,如褐家鼠常沿墙根、墙角、夹道行走,在这些地方可形成明显的跑道即鼠道,有明显活动路线的鼠类,可在其跑道上布放鼠夹等杀灭。
查鼠洞,摸清老鼠常走的鼠道和活动场所,为下、放来鼠器提供线索。保管好食物,断绝鼠粮,清除垃圾和粪便,迫使老鼠食诱饵。"

家栖鼠类和野栖鼠类的栖息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农业区常随气候和食源变化而有家、野鼠交窜现象。如褐家鼠当住区附近园地的蔬菜、瓜果成熟时,即有部分迁栖野外,而在秋收后随着气温下降和食物归仓,它又返回住区。利用捕鼠器人工,可请有经验的人士到场内经常捕杀。对居住活动在栏舍高处的老鼠,可在晚间用射杀。鼠类繁殖率高。以褐家鼠为例,孕期为3周,每胎约10只,按雌雄各半,3个月性成熟计算,一对鼠一年可繁殖成1 500只。但实际的繁殖率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那么高。

由于家、野鼠的交窜,能使野鼠间的鼠疫传给家鼠,进而传给人。鼠类多能挖土掘洞,可打通数十厘米至一、二十米长的地道。有鼠洞的洞口一般较光滑,无草和蜘蛛网,有的有鼠的足迹或跑道,洞口周围多有新鲜、疏松、成堆的颗粒状土粒,有的还有新鲜鼠粪和被盗食的庄稼。正确识别鼠洞,可以提高灭鼠效率。
设置点应选在墙壁、洞口、小路附近等鼠群经常出没的地方,投放点应尽量多一些,但量不要太多,以不超过鼠群1~2天的食量为宜。

偷食和破坏饲料,这是危害作用。
或啃食幼小畜牧。这类情况常有发生,饲养者发觉只数量减少,但就是找不到减少的原因。
在缺少食物时,大批鼠类迁移到农作物和水草丰富的地方,可损坏农作物和草原,造成农、牧业减产。
鼠类活动与鼠龄、食源、筑巢、交尾、育幼和生活环境均有密切关系。多数鼠类在出生后三个月至一年内活动量,三周内的幼鼠和二年以上的成鼠活动能力较差。当觅食、筑巢、交尾时活动增强,雌鼠在怀孕和哺乳期活动范围显著缩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