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7年年底,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达到50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90万千瓦(2900M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188MW,超过日本和欧洲,并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年产千吨大关,冲破了太阳能电池原材料
光伏太阳能工程
到2007年年底,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达到50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90万千瓦(2900M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188MW,超过日本和欧洲,并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年产千吨大关,冲破了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生产的瓶颈制约,为我国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到2010年底,已实现并网运行的光热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0万千瓦,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200万千瓦。
多晶硅价格下跌将增厚电池片生产商的利润,不过,纯硅片业务也存在很大风险。不论是上游的多晶硅供应商,还是下游的电池片制造商,制造硅片都不存技术性难题。《意见》对太阳能产业形成了两大积极信息,一是产业政策的扶持,不仅仅财政安排专门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工程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当上下游同时进军硅片业务的时候,硅片业务这一链条的利润受到大幅挤压。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内地多晶硅产量超过了两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4000兆瓦,连续3年成为太阳能电池的大国。
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光伏产业面临的国际贸易形势。现在反观欧美的光伏企业,在美国,除了大的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其余的光伏企业基本上都破产了或面临破产;在欧洲,几大光伏企业相继破产,剩余的也在苟延残喘。这些企业已到了非常困难的境地,甚至在反倾销申诉中,签名的企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应加大。大家都要生存,有利益在其中,但更多的是企业利益。如果企业有也如此,我们的不站出来,我们会高兴吗所以,的光伏企业不要意图做到惟我独尊、惟我独大,这是不现实的。的光伏企业需要和欧美的企业进行联合合作,来共同分享市场和技术等等。
实际上,虽然欧美对光伏的研究比早若干年。但优势并不是很明显。大多数工艺设备都很粗糙,并未经过长期的产业化检验,不少设备比的设备性能还要差,有的甚至是“愚蠢”的设计。大多数工艺设备都很粗糙,并未经过长期的产业化检验,不少设备比的设备性能还要差,有的甚至是“愚蠢”的设计。当然,也不乏有不少技术的设备和工艺,但优势都不大。因此,一方面,我国的装备制造和工艺研究单位要加快研发进度,尽快实现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对欧美的超越,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要大胆采用国内的工艺和设备。这样的话,即便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即便美国坚持双反,的光伏产业依然能够摆脱对欧美市场与技术的依赖,摆脱其贸易壁垒,而独自世界。这样还会使得欧美越建立贸易壁垒,对其自身的光伏产业发展危害越大,而则能够发展得更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