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泳涂装改进措施
1)提高脱脂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A.工艺方面,可以在*前面增加一道热水喷淋清洗工序,可有效去除工件表面90%以上的机械杂质,减轻脱脂工序的负荷。另外,这对于轮毂夹缝夹带残酸问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B.选择优化脱脂剂品种。根据脱脂剂各组分的不同作用,适当调整配比,并适当减少偏硅酸钠含量(它的清洗性差,遇酸形成难以洗掉的硅
阴极电泳漆价
轮毂电泳涂装改进措施
1)提高脱脂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A.工艺方面,可以在*前面增加一道热水喷淋清洗工序,可有效去除工件表面90%以上的机械杂质,减轻脱脂工序的负荷。另外,这对于轮毂夹缝夹带残酸问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B.选择优化脱脂剂品种。根据脱脂剂各组分的不同作用,适当调整配比,并适当减少偏硅酸钠含量(它的清洗性差,遇酸形成难以洗掉的硅胶,危害极大)。充分发挥表面活性剂的组合效应,增添渗透剂、乳化剂,可*大限度地除尽夹缝内油污。
C.加强对脱脂槽液的管理。脱脂液有效浓度以游离碱度来控制,但不能单凭游离碱来判断脱脂液的效果,因为尽管碱度不降低,但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浓度也会损失或失效,因此除需要每天补加脱脂剂外,还需定期换槽。换槽时将二次脱脂液继续作为预脱脂液用,重新配二次脱脂液,这样既提高脱脂液的利用率,又能使脱脂液始终保持*佳状态。同时生产中,严格按工艺要求对脱脂温度、时间等参数进行控制。
2)加强对工件脱脂后的水洗加强脱脂后的水洗,经常更新水洗用水,防止水洗槽内的污物对工件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要防止工件在工序间出现返锈现象。
3)酸洗液的选择常用的酸洗液有盐酸、磷酸、硫酸等。经过现场实验验证,采用硫酸除锈时,漆膜起泡率高;盐酸除锈起泡轻微;磷酸除锈*有利。当然,还应从成本及适应自动化生产线节奏上来综合考虑选用何种酸洗液,但考虑夹缝问题,建议不选择硫酸。
4)控制中和工序的中和剂浓度在保证能完全中和轮毂表面、夹缝等处残留酸液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中和剂的浓度,防止碱液残留在轮毂夹缝内。
5)转化膜的选择与控制提高膜的质量,提高其防锈性能,控制各项参数,防止膜发花、粗糙等问题。尤其是工件在出现返锈情况时,更应注意对前处理转化膜药液游参数的控制。
汽车零部件电泳磷化除渣
阴极电泳涂装前处理的目的是去除被涂构件上的异物, 提供电泳涂装要求的良好基底, 以保证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附着力。
前处理主要设备有:密封室、各工艺槽、加热系统、管路系统、油水分离系统、加料系统、磷化除渣系统、磷化酸洗系统等。
磷化工序是提高零部件耐腐蚀性的有效方法, 被用在电泳涂装线的前处理中。没有经过磷化处理的汽车零部件阴极电泳涂膜耐盐雾性约400~500 h , 经过磷化处理的汽车零部件阴极电泳涂膜耐盐雾性720 h以上。磷化膜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金属表面耐腐蚀性, 并对下面的涂装生产工序(如电泳)产生影响。影响磷化膜的多种因素中, 磷化渣是主要因素之一, 即伴随着磷化膜的形成, 也产生不溶性的磷酸铁沉淀 。同时, 由于磷化液的配置比例不当, 还会导致过量的磷酸锌沉淀出来, 形成另一部分磷化渣。磷化除渣技术就是将磷化液中的磷化渣清除掉, 保证磷化膜的质量, 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磷化除渣技术
磷化膜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金属表面耐腐蚀性, 并对电泳工序产生影响, 磷化渣是影响磷化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磷化渣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锌和磷酸铁的混合物, 它是磷化液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时必然产生的产物之一。首先铁被溶解, 溶解出来的铁离子, 一部分成为磷化膜的组成部分, 另一部分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铁从溶液中析出。当金属表面与溶液中的游离酸反应 , 表面的PH值会上升, 表面层的磷酸锌溶液被中和, 从而使磷酸锌结晶沉积在金属表面。如果反应过程控制不严, 就可能发生过中和现象, 从而导致过量磷酸锌沉析出来形成富锌磷化渣。
磷化渣在溶液中含量过高, 就会附着在工件上, 影响磷化膜性能。电泳涂装工艺要求磷化膜高度洁净, 不允许沉渣被带入电泳槽 , 否则会破坏槽液的稳定性。利用磷化除渣技术净化磷化液中的磷化渣 ,可使磷化沉渣在磷化液中的含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卡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工序过程
一、车身电泳过程
1、车身在经钝化水洗后,进入电泳槽。
电泳时间一般在3min左右,厚度要求薄膜是内表面14~18um左右,外表面18~22um左右;厚膜电泳在车身外表面可达30~40um左右。
2.零次UF液喷洗。
车身出电泳槽后,进行UF液喷淋冲洗,喷涂压力一般在0.06~0.08MPa左右,各车身通过喷淋段的时间在60~90秒钟,UF流量一般在于2.2m3/h左右。
二、超滤液清洗
1、车身进入超滤液冲洗区域。喷嘴流量2.2m3/h左右,入口喷洗压力0.04MPa,出口喷洗压力0.08MPa左右,喷洗时间是60~90秒钟每辆车。
2、循环UF液浸、喷洗:
车身经喷洗后进入50m3~100 m3左右的浸洗槽。车身浸洗出槽后,仿形管上的喷嘴立即自动对车身喷洗,出口压力0.8~1.0Mpa,出口喷洗流量2.2 m3/h左右。
3、新鲜UF液喷洗:
车身进入新鲜超滤液清洗区域进行新鲜超滤液冲洗。入口压力是0.03~0.05MPa左右,出口压力为0.08~0.10MPa,喷嘴流量为2.2m3/h,喷洗时间等同链速运行此工序段时间,新鲜超滤槽容量V=10m3以上。
三、去离子水洗
1、循环去离子水浸喷洗:在UF液喷洗后,由运输链送入55m3左右的循环去水洗浸洗喷洗压力为0.08~0.10MPa,喷嘴流量2.0m3/h。
2、新鲜去离子水喷洗:
车身经沥水段进入新鲜去离子水喷洗区域,进行喷洗,喷洗压力为0.08~0.10MPa,喷嘴流量2.2m3/h,喷洗时间同链速,新鲜超滤槽容量V=10 m3以上。
四、电泳底漆烘干
1、车身由悬链经机动辊床转入地面链,并随可倾辊床进入沥水段,沥净车身内腔的水分。
2、车身沥净水后,升降机将车身送入烘干室进行烘干。烘干温度:160~180℃,时间:20~30min。
3、车身烘干后,送入强冷室进行冷却至40℃以下,电泳后的车身自动进入下道工序或贮存线.。
国内汽车卡车行业底盘涂装工艺现状及改进方法(一)
出现底盘锈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组成卡车底盘的零部件在装配前存在着未经油漆涂层保护的表面或这些零部件装配前虽经油漆,但装配过程中造成的磕碰、划伤经整车装配后得不到有效的全部修复。采用全新的卡车底盘涂装工艺,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1、汽车卡车底盘零部件在物流、装卸、底盘装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汽车卡车底盘零部件,如车架、前桥、中桥、后桥、悬架板簧等,外形复杂、单件重量较大,这些零部件在物流运输、装卸、底盘装配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