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梳机出现在19世纪末叶,一开始为开式,针排击落次数在每分钟100次以下,在毛、麻纺纱中应用。20世纪初,交叉式针梳机由于分梳和控制纤维条的性能优于开式针梳机而渐被广泛采用,机械速度也成倍提高。结构:主牵伸区(一牵伸区)主牵伸区由两个并列的螺杆梳箱组成能够进行二十根毛条并合,而且先从机头的一牵伸区输出来的两层重叠之后,就再经过第二牵伸区进行小倍牵伸并整理,因此混纺效果,其效果相当于
针梳机毛刷厂家
针梳机出现在19世纪末叶,一开始为开式,针排击落次数在每分钟100次以下,在毛、麻纺纱中应用。20世纪初,交叉式针梳机由于分梳和控制纤维条的性能优于开式针梳机而渐被广泛采用,机械速度也成倍提高。结构:主牵伸区(一牵伸区)主牵伸区由两个并列的螺杆梳箱组成能够进行二十根毛条并合,而且先从机头的一牵伸区输出来的两层重叠之后,就再经过第二牵伸区进行小倍牵伸并整理,因此混纺效果,其效果相当于普通针梳机两道加工工序。40年代以后,针梳机发展很快,螺杆针梳机针排击落次数已达到每分钟2000余次,前罗拉输出速度达到每分钟200米以上。

针梳机普遍采用了自动落球或自动换筒、牵伸自调匀整、喂入与输出断头自停、梳箱与罗拉自动清洁、吸尘和罗拉自动加压卸压等装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劳动条件。而针梳机则以进一步改善纤维条中纤维的平行伸直和松解程度为主要目的。50年代以后,相继创制出用链条带动针排的链式针梳机和用凸轮带动针排的回转头针梳机,大大提高了针排运动速度和前罗拉速度,使产量提高、噪声降低、梳箱结构简化,适宜加工羊毛、化纤、麻类中较长的纤维。

针梳机的开环系统:开环系统属于针对性匀整。牵伸机构后方的检测机构对喂入纱条的重量进行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可以对-定频率内的不匀率进行消除:保证时间延迟与纱条从检测点到匀整点间所需时间的恰当配合,保证牵伸倍数变化与纱.条厚度呈现正比变化。特点是前后罗拉间梳箱中有一副下针排和一段上针排(近前罗拉处对于细长的羊毛作用较为缓和,而对纤维的伸展、去弯钩、理直的作用与交叉式针梳机基本相同。因为开环系统属于针对性匀整。消除不匀针对性强,匀整效果理想,相比较来说,对片段长度比较短的毛条也能进行匀整。当前,极大多数精梳机毛纺,都是采用开环系统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