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发展趋势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明'机器人'概念。图为恰佩克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形象。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成为世界一台智能机器人。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后来更催生出本田
LMR潜伏机器人货源充足
机器人发展趋势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明'机器人'概念。图为恰佩克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形象。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成为世界一台智能机器人。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后来更催生出本田公司zhu名机器人ASIMO和尼公司的QRIO。
爱普生机器人
“爱普生()在的6年,是本地化的6年”。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爱普生小型机器人销售业绩同比2013年增长三倍。畠山刚认为,爱普生的本地化是产品与架构的二维体系:即提供适合于本地市场的产品,目前爱普生工业机器人大多数产品均已本地生产;构筑本地化架构,包括销售组织、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的本地化,爱普生在拥有包括销售、技术、售后、管理运营等20人团队。
如今,这个二维的本地化体系,已从爱普生内部,外拓至合作伙伴。爱普生布局本土化进程6年,着力建设、培养增值服务商及系统集成商体系,编织着爱普生的本地化销售和服务网络。196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用21台工业机器人组成了焊接轿车车身的自动生产线。爱普生通过增值服务商将产品、解决方案及应用经验带给系统集成商,由系统集成商将产品提供给终端顾客、使用者,他们加强了爱普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说,增值服务商及系统集成商是爱普生本土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是爱普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价值与服务的终端传递者。
爱普生机器人
机器人工作站,特别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不断出现,不仅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也给用户带来了显着效益,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将逐渐成为自动化生产线的主要形式。
未来,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趋势一:感官功能越来越丰富在慕尼黑展览会上,德国PAAL公司生产的调酒机器人Roboshaker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从我国近几年来的工业机器人安装情况来看,汽车工业用工业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安装总数的50%,2010年我国新安装的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在7000-8000台之间。预计“十二五”期间,用于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的工业机器人占全部机器人的比重会略有降低,但年新增供应量将会有所扩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