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大脑实质受到损伤后可出现神经功能改变,如偏瘫、平衡失调等。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而言,造模结束只是步,验证个体模型是否成功是第二步,而控制组内个体特征一致性是第三步。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是重要的观察指标,可以用来在体评价模型是否成功或者病变严重程度。尽量控制动物模型的评分一致性是很困难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这里介绍三种常见的啮齿类神经功
动物实验
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大脑实质受到损伤后可出现神经功能改变,如偏瘫、平衡失调等。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而言,造模结束只是步,验证个体模型是否成功是第二步,而控制组内个体特征一致性是第三步。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是重要的观察指标,可以用来在体评价模型是否成功或者病变严重程度。尽量控制动物模型的评分一致性是很困难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这里介绍三种常见的啮齿类神经功能评分方法。
一、【Longa评分法】
① 无神经功能缺陷:0分;
②瘫痪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1分;
③行走时向瘫痪侧转圈:2分;
④行走时向瘫痪侧倾倒:3分;
⑤不能自动行走,存在意识丧失现象:4分。
二、【Bederson评分法】
抓起动物的尾巴,使动物离台面10cm高。此时,正常大鼠的前爪处于伸直状态,而存在神经功能病变的动物则可出现如下表现:
②动物尾巴提起后,瘫痪侧前肢回收并屈于腹下,而正常侧肢体伸向台面:1分;
③除第二条表现以外,俯卧于台面时向瘫痪侧侧推动物的阻力较正常侧明显降低:2分;
④除条和第二条以外,动物行走时向瘫痪侧旋转:3分。
三、【平衡木评分法】
一根长为80cm、宽为2.5cm的木条,水平固定在离台面10cm高度的地方,然后让动物在木条上行走。
①能跳上平衡木条,可以自由行走但不跌倒:0分;
②能跳上平衡木条,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但跌下的机会小于50%:1分;
③能跳上平衡木条,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但跌下的机会大于50%:2分;
④动物在正常侧身体的帮助下可以跳上平衡木条;但是瘫痪侧的后肢不能够帮助身体向前移动:3分;
⑤动物无法在平衡木条上行走,但是可以坐在木条上:4分;
⑥将动物放在木条上,动物很快会掉落下来:5分。
一、实验概述
八臂迷宫(radial arm maze)实验是为常用的评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模型之一,由Olton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其基本依据是,控制进食的动物受食物的驱使对迷宫各臂进行探究,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动物可记住食物在迷宫中的空间位置。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动物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和参考记忆(reference memory)。八臂迷宫操作简便、可行,而且能区分短期的工作记忆和长期的参考记忆,现已被广泛用于学习记忆功能评价。
二、实验仪器

脑组织组化实验
1. 灌注固定用的针头,一般都用注射针头。灌注大鼠一般可用 10 到 12 号针头,小鼠可用 6、7 号针头,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针头的磨钝而不是用锐利的针头。
2. 关于穿刺:灌注大鼠时要把穿刺针的插入到升主动脉内,但不宜进入升主动脉过长,在动脉内见到针头或插入约 1mm 左右即可;灌注小鼠时只要把针头插入左心室内即可,不必要插入到升主动脉内。操作的要点是:,操作要迅速,剪开膈肌后,迅速沿腋前线剪开胸壁,并把胸前壁往上翻,暴露心脏;第二,一定要在明视野下操作,要剪开心包壁层的前壁,暴露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的根部,确保穿剌针能进入升主动脉;第三,穿刺之前要用适当大小的血管钳夹住心室以固定心脏,但不要夹得过紧,要让心腔内留有一定的间隙,然后在心尖处轻轻旋转针头插入穿刺针。也可以用小剪刀在心尖处先剪开一个小口再插入穿刺针;第四,穿刺方向要正确,从心尖部开始,从左下方斜向右上方,若遇阻力要改变方向再试,不要用力蛮插。
3. 灌注用生理盐水的量大鼠用 50ml 左右,小鼠用 10ml 左右,一般以从右心耳流出的液体清亮为标准;4% 多聚甲醛用量约相当于老鼠体重,如 300 克的老鼠用 300ml 左右。小鼠一般用 20-30ml。灌注速度先快后慢,可持续 1-2 个钟头,也可以稍快。取脑后置脑块于 4% 多聚甲醛内 4 度后固定 4-6 个钟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