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观影不只视觉,HIFI音响声临其境
说起看电影,大部分人的选择当然是去电影院了。不只是因为电影院里有新电影看,也因为电影院的观影体验要比在家中看电影很多。看电影追求的就是身临其境的感官享受,尤其是人们靠想象无法体验的场景,更是需要从视觉与听觉等方面一起营造电影的临场感受。(图片来自网络)对电影的视觉塑造,可以通过提升电影的画面质量来实现,
丹拿影院厂家
沉浸式观影不只视觉,HIFI音响声临其境
说起看电影,大部分人的选择当然是去电影院了。不只是因为电影院里有新电影看,也因为电影院的观影体验要比在家中看电影很多。看电影追求的就是身临其境的感官享受,尤其是人们靠想象无法体验的场景,更是需要从视觉与听觉等方面一起营造电影的临场感受。(图片来自网络)对电影的视觉塑造,可以通过提升电影的画面质量来实现,比如使用3D技术佩戴3D眼镜等方式。而从听觉上塑造临场感受,就要从播放电影声音的音响来入手。电影院之所能够营造出逼真的观影体验,得益于电影院使用的级音响。而想在家中也获得这种视听盛宴,可以使用HiFi级别的音响。
HIFI音响器材的选购~评估
今天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HIFI音响器材]的选购,由于篇幅有点长,为方便理解和阅读,这一节先聊一下对器材的评估,选购篇放在下一个聊天。Hi-Fi这玩意,确实是。看起来,听起来,而买起来动辄以万元计,更是。就算自己的收入相当宽裕,是不是有必要买一对上十万元的喇叭,仍值得深思考虑再三。何况,有许多深爱Hi-Fi的朋友们,总是在有喇叭缺扩大机,有了扩大机又缺唱盘的情况下,逐件地完成差意的Hi-Fi体系。因此,如何选择和购买Hi-Fi组件,实在是许多爱好者音乐和音响的朋友们,所关切的问题。然而现代的HIFI已经没有可取之处,因为它已经超出了实际的使用和享受意义。特别是动不动就万元计的器材,声音也好不到那里去,有必要花这么多钱,买个难听的系统吗?当然很多认为贵的器材才会出好声的。那就如前面说的,超出了实际的使用和享受意义。他们比较的是金钱,而不是真正懂得聆听音色,更不懂得聆听的意义,岂想他们还会传递正确的HIFI之道呢。
从0到1,一文读懂新人如何配置入门HIFI音箱系统
写在前面 不管是音箱还是耳机都是我们日常用来听音乐的工具,但是,音响这个东西也可以作为一门艺术来看待,有很多的学问可以去研究。对于一个从零开始的人来说,如果想要入门,该怎么配置器材,我想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 当然,我所说的一切都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是我希望以我的自己的选购经历和玩器材的经验,所思所听所经历的来描绘一个大概的蓝图,作为一种参考,希望能让读帖子的你在看完之后少一点迷茫。 正 文 我想表明一点,对于任何事情来说,我认为都可以分为术和道两个部分,而对于我们玩音箱来说,每一个音箱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它是不是很好推,需要怎样的搭配,这些在我看来,属于术的层面,也可以说是一些比较细节的问题。我今天想说一说的,是整个音箱发烧从零开始的过程,以及我理解中的一些观念性的问题,属于道的层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说玩音箱,事实上,我们不可避免的是搭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单独的一个音箱很显然是不能发出声音的,而更好的前端设备能更充分的发挥耳机,特别是好音箱的潜能,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说一说我们从音箱里听到的声音究竟从何而来。 我想先简单讲一下从CD或者MP3是经过了怎样一个过程,终才变成了我们所听到的声音,不论是CD还是MP3,只是以某种特定方式组合的0和1,步就是通过光头读取CD或者磁头读取硬盘数据的方式把这些0和1识别出来,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DAC,也就是数模转换,将之前读取的0和1所组成的数字信号转化为以电压表示的模拟信号,再之后,这样的没有经过处理的电压信号再通过放大电路的处理,后传输给音箱,终由音箱出来声音,也就是我们所听到的声音。
HIFI音响,如何搭配与组合
延续前面所说的,譬如一扩大机可重播20Hz~15,000Hz的频率,接到一个1,000Hz~20,000Hz的高音喇叭上,应只能发出1,000Hz~15,000Hz的声音,而事实上,除非是特设的滤波器或分音网路,并无如此显着的频率截止点。代之以「频率响应」来表示。一部音响器件之频应如非以图示之,常以「20Hz~20,000Hz±3dB」来表示,其真正的意义是表示在20Hz到20,000Hz之间,处为平均部份之-3dB,在20Hz与20,000Hz之外的频率并非完全不能通过,只是通过时要比-3dB更低而已。由是我们知道一个400Hz~15,000Hz的中高音喇叭,也能发出50Hz或100Hz的声音,只是效率极低罢了。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就可知道一个20Hz~20,000Hz±3dB的节目讯源,接到一部同样为20Hz~20,000Hz±3dB的扩大机后,其综合频应已不是20hz~20,000Hz±3dB,而是±6dB了。如果仍取±3dB为通频宽度标准(功率频宽)可能只是20Hz~15,000Hz±3dB而已。在此情形下,力求频率响应的广泛,不若先求一定范围内的平坦。就听觉之需求来说能达到50Hz~15,000Hz±3dB是足够的。S/N比(signal to noise ratio)及分离度: 两者的意义虽有不同,设若我们将L声道中所溷入的R信号,也视作杂音的一种时,分离度的计算方法是和S/N比一样的。S/N比在音响器材的搭配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失真率: 失真率一般用百分比率来计算,两种器件串接时,总失真为两器件失真之算术和。例如前级扩大机之失真为0.1%,后级扩大机为1%,两者之和是1.1%。这样的影响可算相当单纯而易解。若仍将成本因素计入,亦不宜相差太大,无庸多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