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东莞市众利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3.料,要明确工件热处理前情况,了解材料状况,如加工状态,有无缺损、碰伤,有无氧化,以及锻造和材质状态等,必要时要提供化学成分报告。通过对工件的外观、形状、相关有效尺寸的核查,便于工艺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合适工艺、合适设备来减少热处理畸变,避免热处理早期失效。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原辅料各个参数要符合工艺标准。待热处理件
大型压铸模真空热处理厂家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东莞市众利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3.料,要明确工件热处理前情况,了解材料状况,如加工状态,有无缺损、碰伤,有无氧化,以及锻造和材质状态等,必要时要提供化学成分报告。通过对工件的外观、形状、相关有效尺寸的核查,便于工艺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合适工艺、合适设备来减少热处理畸变,避免热处理早期失效。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原辅料各个参数要符合工艺标准。待热处理件、不良件、合格件要划固定区域置放,并明确标识,以防混料、错料。各区域规划流程也要符合工艺走向流程,尽可能减少工艺工序过程中无效搬运及无效等待时间,减少人力浪费。
4.法,热处理设备能耗是比较大的,降低能耗,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品工艺流通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办法,因此我们在设备固定化情况下工艺流程尽可能采用标准规划、工艺文件等,并根据热处理工艺节点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工作规程,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1)建立交接班制度,热处理一般情况下具有连续合作性生产的性质,需要员工有较高的协作精神和积极担当的心态来完成每天当班的工作任务。以模具热处理为例:清洗→装料→淬火→回火→金相检验→清洗→送货,完成整个加工过程要经历多个班次,而每一步的工作都会对下一道工序至后的技术有相关影响。因此,像这类集体协作流程要建立纸质交接班制度,并且当班责任主管要相互确认。同时要有相应的管理办法激励员工积极性,落实责任制。另外,也要增加现场监控管制,让员工有在工作时自觉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并为后期提供相关分析依据。
热锻模具热处理后高硬度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呢?究其原因,应该是某些不规范的热处理企业或某位“大师”在做锻模对外热处理业务时,没有真正按照锻模的服役条件来淬火,而是降低淬火温度、缩短保温时间,仅仅满足用户的硬度要求。这种硬度值看似符合标准(或规范)的锻模硬度范围,由于没有考虑红硬性,在使用时,锻模的抗回火能力差,硬度很快就会降低,用户对这种使用过的锻模再检测时,发现锻模的热处理硬度不高。锻模的“老板”就动脑筋了:下次热处理时提高硬度要求,结果发现提高硬度的锻模比上一次按照标准、规范选取的硬度值的锻模寿命提高了,于是他很高兴:原来提高硬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他怎么能知道是热处理的厂家或“大师”的无能的热处理水平造成超出标准的硬度反而寿命长的奥秘呢?结果这个问题谬种误传,致使热锻模的技术要求的硬度值比的高!在标准的硬度范围内的具有红硬性的热锻模,其寿命是良好的!因此,锻模要求热处理高硬度是不正确的!
热处理的节能潜力很大,如何采取措施来加强节能是摆在每一位热处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热处理节能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十一种:1、降低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碳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在 Ac3 以上 30~50℃,共析及过共析碳钢淬火加热温度为 Ac1 以上 30~50℃。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亚共析钢在略Ac3 的α+γ两相区内加热淬火(即亚温淬火)可提高钢的强韧性,降低脆性转变温度,并可消除回火脆性。淬火的加热温度可降低 40℃。对高碳钢采用低温短时加热淬火,可减少奥氏体碳含量,有利于获得良好强韧配合的板条马氏体,不仅可提高其韧度,而且还缩短了加热时间。对于某些传动齿轮,以碳氮共渗代替渗碳,性提高40%~60%,疲劳强度提高 50%~80%, 共渗时间相当,但共渗温度(850℃) 较渗碳温度(920℃) 低 70℃,同时还可减小热处理变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