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装假肢,一定要循序渐进,天的训练,不要超过半天,如无痛感次日可继续练习。当发现承重部位磨擦疼痛时,摘下假肢后,在疼痛部位涂抹些清凉油,如表皮磨破,应改用无剌激性的药膏。待消失后,可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
训练时先以室内活动为主,在有把握使用假肢时,才可到户外练习。传统的做法是截肢后半年以上安装假肢。但由于一侧下肢截肢后,肢体失去平衡,往往会引起倾斜和脊柱侧
蚌埠假肢厂
初装假肢,一定要循序渐进,天的训练,不要超过半天,如无痛感次日可继续练习。当发现承重部位磨擦疼痛时,摘下假肢后,在疼痛部位涂抹些清凉油,如表皮磨破,应改用无剌激性的药膏。待消失后,可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
训练时先以室内活动为主,在有把握使用假肢时,才可到户外练习。传统的做法是截肢后半年以上安装假肢。但由于一侧下肢截肢后,肢体失去平衡,往往会引起倾斜和脊柱侧弯曲,其后果是安装假肢后的步行姿势和步行能力大大降低。目前国际上通常是术后二周就安装假肢,也就是越早安装对康复越有好处。

假肢技术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可选择的条件下,还是尽可能地保留残肢的长度为宜。假肢的人工关节,特别是膝关节是假肢复杂的部件,也是假肢功能多寡优劣的关键所在。假肢的分类:骨骼式假肢骨骼式假肢又称内骨骼式假肢。其结构与人体肢体相似,由位于假肢内部的连接管或支条等承担外力,外部包裹用泡沫塑料等软材料制成的装饰套 。
假肢技术的基本特点:
传统假肢的接受腔是插入式和开放式的,其残肢与接受腔的接触面和承重面都很小,并易产生活塞运动,导致残肢容易磨破和萎缩。近年来,在接受腔的设计上更符合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小腿假肢采用膑韧带承重,大腿假肢采用骨承重,残肢与封闭式的接受腔全接触。什么是假肢?假肢:穿戴在截肢者身上,用以弥补肢体缺损、代偿已失去肢体部分功能的人工肢体。
锻炼 为保持或增强肌肉的力量及弹性,应在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残肢锻炼。锻炼时解除弹性绷带,进行锻炼时应保持正常的呼吸。
1.髋关节内收——外展:将毛巾卷放置于大腿之间,残肢尽可能远离健侧腿呈外展状,确保膝关节面朝屋顶,然后再收回残肢,挤住毛巾卷,重复5次这种动作,休息。
2.等张外展——内收:将一毛巾卷放置于大腿之间,用一根至少两英寸宽的带子将两腿绑在一起,试着迫使两腿分开,保持此种姿势呼吸5次,然后将两腿夹紧毛巾卷,再保这姿势呼吸5次。休息,重复锻炼。
3.股四头肌训练:绷紧残肢侧的大腿肌肉,膝关节伸直压向床板,使得髌骨向上滑动,保持这种姿势呼吸5次。然后放松,重复锻炼。
4..伸髋屈膝运动:俯卧位两腿靠拢,弯曲残肢侧膝关节,大腿抬起离开床板,同时保持髋部平放于床板上,保持此姿势呼吸5次。然后放松,重复锻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