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电化学家所研究的范畴,把注意力转移到电极表面上来.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在电极表面上造成了某种微结构,赋予电极预定的功能,可以有选择地在这种电极上进行所期望的反应,从而实现了电极功能设计.曾采用过多种电子转移剂,手征性活性中心,阴,阳离子交换剂.不同类型的配位体,光敏剂,混合价态化合物,生物物质以及各种酶类等功能团修饰
第二部分(第
钛阳极处理
CME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电化学家所研究的范畴,把注意力转移到电极表面上来.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在电极表面上造成了某种微结构,赋予电极预定的功能,可以有选择地在这种电极上进行所期望的反应,从而实现了电极功能设计.曾采用过多种电子转移剂,手征性活性中心,阴,阳离子交换剂.不同类型的配位体,光敏剂,混合价态化合物,生物物质以及各种酶类等功能团修饰

第二部分(第七至十章)为应用篇,侧重实际电极过程和电极体系的介绍与分析,包括在化学电源、工业电解、金属表面处理及防护等应用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电极过程和电极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委重点教材: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第3版)》主要供高等学校物理化学(电化学)研究生和化学高年级大学生作参考教材使用,也可供电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科研、教学人员及化学电源、工业电解、金属表面处理和电分析工作者参考。

制备了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CNT/GC),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FP)固定在CNT/GC电极表面,形成HRP-CNT/GC电极,研究了HRP的直接电子转移,实验结果表明,HRP在CNT/GC电极表面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其循环伏安曲线上表现出一对良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式量电位E0′几乎不随扫速(至少在20~100mV/s的扫速范围内)而变化,其平均值为(-0.319±0.002)V(vs.SCE,pH6.9);HRF在CNT/GC电极表面直接电子转移的速率常数为(2.07±0.56)s^-1;式量电位E0′与溶液pH的关系表明HRP的直接电化学是(1e+1H^+)的电极过程.进一步的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在CNT/GC电极表面的HRP能保持其对H2O2还原的生物电催化活性,而且能地响应H2O2浓度的变化.本文制备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和固定酶的方法具有简单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可用于获得其它生物氧化还原蛋白质和酶的直接电子转移.

系统地考察了有关修饰膜制备和测试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感器的佳工作电位是 0. 05 V,测试溶液的适pH值为7.0.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50 nA/mmol*L -1,线性范围为0.2~2 mmol/L,响应时间为1 min,寿命在1个月以上.本方法制得的传感器能有效消除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有望用于血液中胆固醇的测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