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分区
计算机中存放信息的主要的存储设备就是硬盘,但是硬盘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硬盘进行分割,分割成的一块一块的硬盘区域就是磁盘分区。在传统的磁盘管理中,将一个硬盘分为两大类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分区是能够安装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这样的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后安装系统,直接存放文件。
什么是磁盘的分区格式
德国琼格磁盘
磁盘分区
计算机中存放信息的主要的存储设备就是硬盘,但是硬盘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硬盘进行分割,分割成的一块一块的硬盘区域就是磁盘分区。在传统的磁盘管理中,将一个硬盘分为两大类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分区是能够安装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计算机启动的分区,这样的分区可以直接格式化,然后安装系统,直接存放文件。
什么是磁盘的分区格式
磁盘分区后,必须经过格式化才能够正式使用,格式化后常见的磁盘格式有:FAT(FAT16)、FAT32、NTFS、ext2、ext3等。
这是MS-DOS和早期的Win95操作系统中常见的磁盘分区格式。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为2GB的磁盘,是目前应用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95、Win97到Win98、WindowsNT、Win2000,甚至火爆一时的L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但是在FAT16分区格式中,它有一个缺点:磁盘利用效率低。因为在DOS和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这样,即使一个文件很小的话,它也要占用了一个簇,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形成了磁盘空间的浪费。由于分区表容量的限制,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公司在Win97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
mSATA固态磁盘是什么
mSATA接口是标准SATA的迷你版本、,通过miniPCI-E界面传输信号,传输速度支持1.5Gbps、3Gbps、6Gbps三种模式。
mSATA是SATA协会开发的新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同时mSATA将提供跟目前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度,提供小尺寸CE产品(如Notebooks/Netbook)的系统开发商和制造商更能和符合经济效益的储存方案。
由于mSATAMINIPCI-ESSD体积小巧,越来越多笔记本产品开始使用这种接口的笔记本磁盘,如联想的E220s、E420s、E430、Y460、Y560、K26,Dell的M4500、M6400/M6500以及FusionGarageJOOJOO等产品,基于mSATAMINIPCI-ESSD的流行趋势。
固态磁盘使用寿命
首先来看看固态磁盘的原理:固态磁盘在原理构造上基本上和我们应用普通机械磁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模拟扇区、模拟磁道等。在固态磁盘内部,核心的部分就算控制器了,它是整个固态磁盘的核心,里面包括很多构架,比如读写算法、接口定义等。主要影响寿命的就是读写次数,在固态磁盘的算法定义中,修改一次才算一次真正读写,固态磁盘有一个寿命计算公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