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I/O)模块的选取
输出模块分为晶体管、双向可控硅、接点型。晶体管型的开关速度快(一般0.2ms),但负载能力,约0.2~0.3A、24VDC,适用于开关、 信号联系的设备,一般与变频、直流装置等信号连接,应注意晶体管漏电流对负载的影响。
可控硅型优点是无触点、具有交流负载特性,负载能力不大。
继电器输出具有交直流负载特点,负载能力大。常规控制中
PLC配件
输入输出(I/O)模块的选取
输出模块分为晶体管、双向可控硅、接点型。晶体管型的开关速度快(一般0.2ms),但负载能力,约0.2~0.3A、24VDC,适用于开关、 信号联系的设备,一般与变频、直流装置等信号连接,应注意晶体管漏电流对负载的影响。
可控硅型优点是无触点、具有交流负载特性,负载能力不大。
继电器输出具有交直流负载特点,负载能力大。常规控制中一般宜首先选用继电器触点型输出,缺点是开关速度慢,一般在10ms左右,不适于高频开关应用。

第四类故障点可能发生在PLC系统中的子设备。
这类设备如接线盒、线端子、螺栓螺母等处。这类故障产生的原因除了设备本身的制作工艺原因外还和安装工艺有关,如有人认为电线和螺钉连接是压的越紧越好,但在二次维修时很容易导致拆卸困难,大力拆卸时容易造成连接件及其附近部件的损害。长期的打火、锈蚀等也是造成故障的原因。根据工程经验,这类故障一般是很难发现和维修的。所以在设备的安装和维修中一定要按照安装要求的安装工艺进行,不留设备隐患。

类故障点也是故障的地点)在继电器、接触器。
如某生产线PLC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中,电气备件消耗量为各类继电器或空气开关。除了产品本身质量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现场环境比较恶劣。例如,暴露于生产环境中的接触器触点易打火或氧化,逐渐发热变形,直至不能使用。该生产线所有现场的控制箱都是选用密闭性较好的盘柜,其内部元器件较其他采用敞开式盘柜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明显要长。所以避免此类故障应尽量选用继电器,并改善元器件使用环境,就可以减少更换的频率,降低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01、PROM不能运转:
先检查PROM插入是否良好,然后确定是否需要更换芯片
02、电源重新投入或复位后,动作停止:
这种故障可认为是噪声干扰或PLC内部接触不良所致。噪声原因一般都是电路板中小电容容量减小或元件性能不良所致,对接触不良原因可通过轻轻敲PLC机体进行检查。还要检查电缆和连接器的插入状态。
03、变频器对PLC模拟量的干扰: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变频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变频器对PLC模拟量干扰问题也凸显出来。下面举一个变频器对PLC模拟量干扰的例子以及用信号隔离模块克服此类干扰的解决办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