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80~220mm;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60kg/m3(当掺入粉煤灰时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
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zui大粒径应小于40mm;并应满足,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骨料粒径不得
旋挖导管
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80~220mm;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60kg/m3(当掺入粉煤灰时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
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40%~50%,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zui大粒径应小于40mm;并应满足,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骨料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距zui小净距的1/3。
3、水下灌注混凝土宜掺外加剂。
4、砼的初灌量必须计算确定:一般要求导管插入桩内砼内深度为1500mm;
5、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沉渣厚度严禁大于50mm。
灌注过程中塌孔
1、灌注过程中塌孔原因分析
(1)护筒底脚漏水。(2)潮汐区未保持所需水头。(3)地下水超过原承压水头。(4)孔内泥浆相对密度、粘度过低。(5)孔口周围堆放重物或有机械振动。
2、灌注过程中塌孔预防措施
(1)埋设护筒时夯压密实。(2)潮汐区保持所需水头。(3)孔内泥浆保持一定的相对密度与粘度。(4)灌注时,孔口处避免堆放重物和机械振动。
3、灌注过程中塌孔处理
(1)若塌孔程度不大,可用泥浆泵抽出混凝土表面坍塌的泥土,如不继续塌孔,可恢复正常灌注。(2)如塌孔发生不断,且有扩大之势,应将导管和钢筋笼拔出,孔内回填片石,待孔位周围地层稳定后再重新成孔。
导管内过球应顺畅。符合要求后,在导管外壁用明显标记逐节编号并标明尺度。导管应配备总数20%~30%的备用导管。
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分段拼装,在吊放时再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变形和磨损严重的不得使用。导管内壁和法兰表面如粘附有灰浆和泥砂应擦拭干净。
导管吊放时宜用两根钢丝绳分别系吊在下端一节导管的两个吊耳上,并沿导管每隔5m左右用铁丝将导管和钢丝绳捆扎在一起。
要求及方法
1) 将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灌注导管价格,偏差不大于±2mm.
2)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接、水密、等试验.
计算方法
导管水密试验时的水压应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进行承压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小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内压力Pmax,Pmax可按下式计算:
Pmax=1.3(ㄚcHcmax-ㄚwHw)
公式中:Pmax——导管壁可能承受的内压力,KPa;
ㄚc——混凝土容重(用24KN/m3),KN/m3;
Hcmax——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采用导管全长,m;
ㄚw——钻孔内水或泥浆容重,灌注导管批发,泥浆容重大于12KN/m3时不宜灌注水下混凝土,KN/m3;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