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原则1:承诺和方针
一个组织应制定环境方针并确保环境管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
原则2:规划
一个组织应为实现其环境方针进行规划。
原则3:实施
为了有效地实施,一个组织应提供为实现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能力和保障机制。
原则4:测量和评价
一个组织应测量、监测和评价其环境绩效。
原则5:评审和改进
一个组
体系认证平台
原则
原则1:承诺和方针
一个组织应制定环境方针并确保环境管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
原则2:规划
一个组织应为实现其环境方针进行规划。
原则3:实施
为了有效地实施,一个组织应提供为实现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所需的能力和保障机制。
原则4:测量和评价
一个组织应测量、监测和评价其环境绩效。
原则5:评审和改进
一个组织应以改进总体环境绩效为目标,评审并不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
根据以上原则,将环境管理体系视为一个组织框架,它需要不断监测和定期评审,以适应变化着的内外部因素,有效引导组织的环境活动。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承担环境改进的职责。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实施过程控制
过程是指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所使用资源的各项活动的系统。过程的目的是提高其价值。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作为一个过程来管理。过程管理能够极大地提。
在一般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的结果是有形的产品,所以对结果的控制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对生产结果--产品的控制,一般采用的是检验的方法,把不合格品剔除;另一种情况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减少不合格品产生的可能性。种方式被广泛采用,可以有效控制产量,但企业的损失较大,因为次品要返工或报废。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过程控制可以明显减少这类浪费并且保证质量。环境管理也存在类似情况:末端治理和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有利于消除污染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末端治理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首先,处理污染的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其次,末端治理往往不是治理,而是污染物的转移,如烟气脱疏、除尘形成大量废渣,废水集中处理产生大量污泥等,所以不能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所以,要真正解决污染问题需要实施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代号。
ISO 14000系列标准是由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著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ISO 14000是ISO推出的第二个管理性系列标准。为使用者(企业、事业、)提供了综合管理包括质量管理等体系兼容并蓄的环境管理的依据,规定了环境管理的共同语言和准则的要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