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机构应对获证App和App运营者持续实施日常监督,日常监督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1)获证App-致性检查;
( 2 )获证App的更新情况;
( 3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
(4)企业开展自评价的情况;
( 5 )获证App被举报投诉和社会媒体曝光情况;
(6 )其他影响获证App在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使用方面持续符合认证
APP安全认证公司
认证机构应对获证App和App运营者持续实施日常监督,日常监督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1)获证App-致性检查;
( 2 )获证App的更新情况;
( 3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
(4)企业开展自评价的情况;
( 5 )获证App被举报投诉和社会媒体曝光情况;
(6 )其他影响获证App在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使用方面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情况。
认证机构应定期对日常监督情况进行评价,形成日常监督报告。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网信办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将依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安全认证实施规则》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为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3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网信办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将依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安全认证实施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开展App安全认证工作。
网购、导航、网约车……智能时代,人们每天享受着手机APP,小程序带来的便利。但移动互联网APP,小程序传播途径多样,应用商店、网盘、云盘和广告宣传等平台,以及大量未备案网站都在提供APP服务,小程序应用服务。在手机APP,小程序世界里,、篡改、劫持、盗版、数据、钓鱼欺诈等各类安全风险,让人们的隐私、资金安全等时刻面临威胁。面对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数量持续高速增长,APP,小程序的安全保障亟待加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