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法又分为“冷压榨法”和“热压榨法“
热榨法:是指将油作物经过高温火炒或蒸炒后,在经过物理压榨而成的油脂,是比较传统的压榨工艺,出油率较高。
冷榨法:是指在低温条件下,用物理机械巨大的压力榨取的植物油,所以称之为冷榨法,没有经过传统的高温炒或者蒸的过程,所以油脂仍分布在未变形的蛋白质细胞中,含有非常丰富的亚麻籽固有的成分(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浸出
亚麻籽油加工厂
压榨法又分为“冷压榨法”和“热压榨法“
热榨法:是指将油作物经过高温火炒或蒸炒后,在经过物理压榨而成的油脂,是比较传统的压榨工艺,出油率较高。
冷榨法:是指在低温条件下,用物理机械巨大的压力榨取的植物油,所以称之为冷榨法,没有经过传统的高温炒或者蒸的过程,所以油脂仍分布在未变形的蛋白质细胞中,含有非常丰富的亚麻籽固有的成分(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浸出法:浸提工艺生产出的油也叫浸出油,就是用(比如、乙醇等)浸提油料,浸出法是采用(六号轻)将油脂原料经过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使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工艺。
1、检查各有关设备,启、闭好有关设备的阀门。开启真空泵,利用脱色罐内的负压将预脱色油吸入脱色罐内。打豆浆,亚麻籽可以和黄豆一起加入豆浆机里,亚麻籽油可以在打好豆浆之后混合进去。装入一点量后(60%)。温度升到90~100℃,真空度不700毫米柱,均匀搅拌(以不引起油脂飞溅为宜)约15分钟,降低油脂含水量在0.1%以下。
2、关小真空阀,开启吸附剂吸口阀(不宜过大),吸入1%的活性炭与漂土(含水不大于12%)。漂土吸入量根据实验室的小型试验决定,一般用量是油重的2~5%。维持原温原压,搅拌30分钟,停止加热。破除真空,油温冷却到60℃以下,过滤。
3、冷却后的油通入复滤机过滤。滤后的油不能含有漂土。过滤完毕,滤油内的滤渣不用排除,复滤机变成下批碱炼油的予滤机。
油脂脱蜡:过滤清油泵至冷却罐结晶,在48小时内将油温降至0,保持油温2-3小时养晶,然后把冷却油移动至恒温罐待油温升至15-20℃过滤得到精制油。
油脂包装:
1、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油脂及其制品不渗漏、不变形,确保流通环节安全。
2、做到避光、隔绝空气,不给产品带来金属离子。有特俗要求的油脂充入氮气,以避免或减少的劣变,确保油脂及其制量。
3、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防止尘埃微生物有毒、有害微生物的污染,给消费者以安全感。
4、方便储存、运输和流通。消费方便。
破碎:对籽粒进行破碎处理,使其在蒸炒时更容易进行水热传递,方便调节温度和水分。提高物料塑性,提高出油率。
熟炒:熟炒是针对小路料而言,熟炒的目的,就是使制得的成品油具有所必须的“芳香”和“浓香”。3、在浓香亚麻籽油的制取过程中,要防止小路料炒糊、炒焦,从而引起产量色泽加深和味道不符合质量要求。本实验采用干熟炒法对小路料进行熟炒,温度为105℃~110℃,不断搅拌翻炒,时间为3~5min,整批料比生料稍带一些暗色,具有油亮的光泽,可闻到怡人的香气,即符合要求。
蒸炒:经破碎后的大路料要进行蒸炒,采用湿润蒸炒,一般分湿闷、蒸料、炒料三步操作,温度为102℃-105℃,时间为10~13min,炒料要受热均匀,不断翻炒,不焦黑,不结团,当料略有油亮,且干度适宜,气味淡香时,即可结束蒸炒。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