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底盘通过将环状的循环履带围绕在驱动轮和一系列滚轮外侧,使车轮不直接于地面打仗,而是通过循环履带于地面产生作用,再通过驱动轮动员履带,实现车轮在履带上的相对转动的同时,履带在地面重复向前铺设,从而动员底盘活动。钢制履带底盘总成和橡胶履带底盘总成两大类产品,钢制底盘承载能力在2吨—30吨之间,橡胶底盘承载能力在1吨—10吨之间,根据。不同主机设备工作需要,如履带板宽度,底
工程机械履带底盘结构
履带底盘通过将环状的循环履带围绕在驱动轮和一系列滚轮外侧,使车轮不直接于地面打仗,而是通过循环履带于地面产生作用,再通过驱动轮动员履带,实现车轮在履带上的相对转动的同时,履带在地面重复向前铺设,从而动员底盘活动。钢制履带底盘总成和橡胶履带底盘总成两大类产品,钢制底盘承载能力在2吨—30吨之间,橡胶底盘承载能力在1吨—10吨之间,根据。不同主机设备工作需要,如履带板宽度,底盘总长度,底盘总宽度及底盘以上配套件都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灵活多变特殊设计制造。
输车具有车底盘,它很像一个平底雪橇,密封防水,每侧有2排,每排各4个气动负重轮,该车采用的履带是带有横向钢制连接装置的橡胶带。该输送车现在主要适合于在田间小路上运载货物,属于无轨陆用车辆技术。

履带运输车的发动机安装在车体前中部。驾驶舱后面是货槽底板,载荷面积为2.34×2.08(m),载荷重量是3639kg。后部可选用1.88m3的倾斜装置或放置如反向铲、挖掘机械、摇臂起笪机等各种设备。根据用户需要,任选设备有带机械式密封件的车轮、动力转向装置、发动机缸体加温器、前置或后置的挂钩、前置或后置绞盘(拉力66.64kN)、冷起动装置、附加油箱、散热器百叶窗、实心轮胎车轮和转速表。
履带运输车的行走部分的两根履带间距较 小并且底面内侧部分倾斜成“八”字形,每根履带在车前部和车后部有较大的悬起。在窄小 而凹凸不平的道路行走时,两根履带较小的间距保证窄小的路面不会陷入履带之间,“八” 字形的履带结构使履带能与路面保持多处接触,保证车身平稳;在上、下宽度不大而高度较 大的台阶时,履带前端较大的悬起部分能够接触到台阶凸棱,并通过履带对凸棱的“抓力”, 使车子爬上台阶。
如今履带运输车的运用很广泛,大家都知道工程履带运输车很多,其实农业中履带运输车用的也越来越多。很多厂家甚至只生产小型农用履带运输车,那这种农用履带运输车的市场前景怎么样呢?

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到了秋收时,多数家庭都是老弱妇孺在收割,劳动量小,秋收效率低,很难再短时间内将果实的运输到市场。再加上偏远山区运输设备的缺乏,使得留守人家粮食运输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种植业的发展和果农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多数低区仍在使用农用拖拉机或者手推车在搬运粮食,但是在横向运输上仍然靠人力搬运。在有些山地、沟壑、泥泞小路等复杂地形,拖拉机还是不足够满足果农的搬运需求。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急需一款动力机械来解决山地果园的运输问题。这种农用履带运输车的优势在于采用履带代替轮子运行,履带的优点在于接触地面的面积大,行进时对地面压强小,不会对地面造成大的破坏。且履带运行科完全适用多种复杂地形,像田间、大棚、果园、山地、台阶、泥泞小路等各种地形,可承担各种各样的搬运工作,完全不用担心因地形原因而出现机器的现象。
履带运输车配备大马力机,动力强劲,无视各种地形,皆可畅行无阻。超大载重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田园搬运工作。车斗两侧边门及后门皆可放平,极大的增加了承载面积,非常实用。并且机器配备有四挡变速,三档前进,一档后退,变速档位广,使用多种地形,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方便又实用。履带运输车具有超大载重量、操作简单、机动灵活、用途广泛、四挡变速、适应复杂地形等优点,拥有它,让您不再为复杂地形的繁重搬运工作而烦恼。
农用履带运输车解决了人工搬运费时费力的难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以快的速度将果实运输到市场,极大的提升了果农的经济效益。您还在为繁重的搬运工作二苦恼吗?还在为崎岖的地形和糟糕的路况而无法搬运烦恼吗?
传统的履带式底盘主要包括底架和履带架二个主要部分。作为中间连 接部件,底架用于承载上车并承担各部件传递的力,通过固定于其上的横 梁插装在履带架中实现底架与履带架之间的连接。为满足不同用途和运输 的要求,现有工程机械上应用的履带式底盘大多具有变轨距的功能。履带架10均可在底架20的横梁201上滑动,油缸30设置在履带架10与 底架20之间,通过油缸30的伸出或者收回带动履带架10产生位移,从而 实现履带变轨功能。

众所周知,履带式底盘工程机械不能在公路上行驶,必须拆卸运输, 同时其外形尺寸需要满足不能超宽越高的运输要求;这样,受运输要求的 限制底架的宽度W(沿底盘行驶方向的尺寸)只能设计在一定范围内。显 然,基于现有变轨距履带底盘的结构,上述设计要求使得底架每侧的前、 后横梁与履带架连接部之间的极限距离T是确定的。然而,随着履带式底盘承载能力的不断提高,现有变轨距履带底盘的 结构势必存在着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大吨位起重机为例,在极限工 作载荷或者梯:作方法不当的状况下,倾翻力矩将导致底架与履带架相连接 部位的结构应力较大,产生塑性变形甚至是断裂等破坏事故。因此,存 在着局部结构刚性差,整机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履带式底盘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确保负载 较高的工程机械在极限工作载荷或者操作方法不当的工况下,具有较高的 工作稳定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