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棚型已推广应用多年,是主要以直径22毫米、厚1.2毫米的镀锌薄壁钢管为大棚骨架材料的钢棚棚型,棚宽6米,顶高2.2-2.5米,肩高1.2米,土地利用率80%,使用寿命10年以上,每平方米造价10-30元,每亩建造成本7000-20000元。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缺点是棚宽较小,操作管理效率较低,冬季保温性较弱。可是,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大棚刚刚建成半年,就出现了立柱断
移动蔬菜大棚价格
此棚型已推广应用多年,是主要以直径22毫米、厚1.2毫米的镀锌薄壁钢管为大棚骨架材料的钢棚棚型,棚宽6米,顶高2.2-2.5米,肩高1.2米,土地利用率80%,使用寿命10年以上,每平方米造价10-30元,每亩建造成本7000-20000元。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缺点是棚宽较小,操作管理效率较低,冬季保温性较弱。可是,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大棚刚刚建成半年,就出现了立柱断裂现象。
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类型,棚型一般宽5-6米,顶高2-3.2米,侧高1-1.2米,拱杆间距1-1.1米。优点是造价低、取材方便、建造容易,每亩成本约3000元(连薄膜),缺点是,大棚内柱子多,遮光率高,作业不方便,使用寿命短,抗风、雪性能差。8米,长度比大棚长1-2米,将1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入麻绳或尼龙绳,用电熨斗等烙合成小筒,盖在棚架两侧的下部,两端拉绳拉紧后固定在棚头上,中间用细铁丝将拉线固定在棚架上,在插拱架的边路开深10厘米浅沟,将超过围裙的20厘米薄膜埋入沟中踩实。其中有一种俗称'地滚龙'式的棚型,跨度宽4-6米,顶高及肩高低,采用一膜到底的覆盖方式,比普通毛竹蔬菜大棚更节约成本,适宜爬地作物栽培,大棚西瓜栽培普遍采用。
云南移动苗床厂家,昆明移动苗床建设,欢迎咨询正规厂家。我们设计生产的移动苗床、温室大棚具有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实用效果好、便于安装和移动等优点,欢迎来电咨询。
一:棚架表面光滑,棚膜不易损伤,延长了棚膜的使用寿命。
二:运输安装方便,通过折弯机,棚的高度,弧度,肩高,角度可任意弯曲。
三:蔬菜大棚建设棚架管两端橡塑堵头,采用粘合剂堵塞密封,完全覆盖金属表面,使之地下部分不生锈。
四:棚架中间无需支柱,大大增加了耕作面积,节省劳动力,可机械操作,增大工作效率。
误区一:棚内下挖过深
棚内下挖过深为当前大棚建造中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为了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大投入建造“高标准”大棚,使得棚室高度越建越高(有的甚至棚室内高度超过6米),大大增加了棚室墙体(北墙和东西两墙)的土方量,需要在棚内大量取土堆砌墙体,下挖也就越来越深。适合种植蔬菜、花卉等,缺点是棚宽较小,操作管理效率较低,冬季保温性较弱。二是,部分农户认为,下挖越深越保温,越有利于蔬菜生长,以至于出现了“地窑式”大棚(棚内距离地表2.5米深),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三是,建棚者为了省工省时,在堆砌墙体的过程中,直接从棚内下挖取土,棚前土壤却没有利用,更增加了棚内与棚前地表的高度。

其中,一菜农的蔬菜大棚长100米,由于成分的棚膜伸缩性大,故而他仅仅使用了90米长、2.2米宽的这种棚膜。结果,本来在放风口处,屋面棚膜与放风棚膜重叠30厘米,可保证“闭风”效果,可是,时间一久,具有伸缩性的棚膜“收缩”了,进而导致闭风不严实的结果出现,假若是冬季夜间,闭风不严实,易造成作物冻害发生。一是,为了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大投入建造“高标准”大棚,使得棚室高度越建越高(有的甚至棚室内高度超过6米),大大增加了棚室墙体(北墙和东西两墙)的土方量,需要在棚内大量取土堆砌墙体,下挖也就越来越深。故此,我们强调,不要选用的棚膜做放风棚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