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家装BV硬线和BVR软线
装修过程中,水电装修这种隐蔽工程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现问题,维修起来就非常麻烦,所以不仅电工师傅的手艺要好,电线的质量也尤为重要,下面就说一下电线是硬线好还是软线好:
BV硬线就是中间只有一根芯的电线,因为比较硬,所以叫硬线,一般来说只要水电师傅的手艺还行,电线的质量可靠,硬线的使用寿命几乎和房子的居住寿命
铝合金电线工程
如何选择家装BV硬线和BVR软线
装修过程中,水电装修这种隐蔽工程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现问题,维修起来就非常麻烦,所以不仅电工师傅的手艺要好,电线的质量也尤为重要,下面就说一下电线是硬线好还是软线好:
BV硬线就是中间只有一根芯的电线,因为比较硬,所以叫硬线,一般来说只要水电师傅的手艺还行,电线的质量可靠,硬线的使用寿命几乎和房子的居住寿命相当,一般的装修用硬线就够了,不过硬线的生产容易掺假和少料,购买的时候要注意识别。
BVR软线:中间的芯是由很多股组成的,因为比较软,所以叫软线,软线开始发明出来,是为了解决硬线穿管后抽不出来,不方便换线维修的问题的, 后来应用后才发现软线不少优点,主要有4个方面:
因为软线比较软,很容易穿管,维修方便,施工也快一些。
因为软线的横截面积要比硬线大,导电性更好,所以更省电。
因为软线是有很多股细铜芯组成,散热性更好,所以更安全。
因为软线对铜材料的纯度要求比较高,造假成本可能还高于真品,所以可以放心购买。
当然BV硬芯线和BVR软芯线的制作工艺不同,价格相差有一倍多,一般来说家庭装修大多数使用硬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用软线会更好。
电线电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电流计算公式
I=P÷(U×cosΦ)
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三相电流计算公式
I=P÷(U×1.732×cosΦ)
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
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
电线质量检查
电线是每家每户在用电过程中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因此,在购买或选用时,如何、准确检查电线质量的好坏呢?今儿青岛华强电缆有限公司就为大家带来个简单粗暴、有效的方法。
1重量
质量好的电线,一般都在规定的重量范围内。
如常用的截面积为1.5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1.8~1.9kg;2.5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2.8~3.0kg;4.0mm2的塑料绝缘单股铜芯线,每100m重量为4.1~4.2kg等。质量差的电线重量不足,要么长度不够,要么电线铜芯杂质过多。
2铜质
合格的铜芯电线铜芯应该是紫红色、有光泽、手感软。而的铜芯线铜芯为紫黑色、偏黄或偏白,杂质多,机械强度差,韧性不佳,稍用力即会折断,而且电线内常有断线现象。
检查时,你只要把电线一头剥开2cm,然后用一张白纸在铜芯上稍微搓一下,如果白纸上有黑色物质,说明铜芯里杂质比较多。另外,电线绝缘层看上去似乎很厚实,实际上大多是用再生塑料制成的,时间一长,绝缘层会老化而漏电。
3厂家
电线往往是“三无产品”也无标志,但有些电线上却也有模棱两可的产地等标识,如:制造、某省或某市制造等,这种模糊的标志,实际上却未标产地,购买时也需注意。
4价格
由于电线的制作成本低,所以商贩在销售时,常以价廉物美为幌子,使人上当,购买时不要贪小便宜,市价的电线绝大部分都是有问题的哦~
对电线电缆的日常维护
1.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电缆头的制作质量一定要严格符合规定要求。
2.电缆沟要保持干燥,防止电缆受潮,造成绝缘下降,引起短路。
3.定期清扫电线电缆上所积粉尘,防止所积粉尘自燃引起电缆着火。
4.加强电线电缆回路开关及保护的定期校验维护,保证其动作可靠。
5.加强电线电缆运行监视,避免过负荷运行。
6.按期进行电线电缆测试,发现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
7、雨天如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请电工检查原因,并派专人加以看护。
保养电缆设备的方法
8.电缆敷设时要保持与热管路有足够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米;动力电缆不小于l米。控制电缆与动力电缆应分槽、分层并分开布置,不能层间重叠放置。对不符合规定的部位,电缆应采取阻燃、隔热措施。
青岛华强电缆有限公司友情提示:延长电线电缆的使用期限,既要靠电缆本身过硬的质量,也要靠日常对电缆及时的检修与维护,这样才能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