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排气冒蓝烟的诊断与排除
机油漏损,现象:发动机排气冒蓝烟,机油消耗明显增多。
原因: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活塞环磨损过甚,端隙、侧隙和背隙过大,弹力不足;环卡死在槽内;扭曲环装反;气门导管磨损过甚或油封损坏;油道与水套间有裂纹,机油漏人冷却系统。
诊断与排除:
(1)漏损的诊断与排除
仔细检查润滑系统各油管及油管接头,发现有渗漏痕迹时,应予以紧固。管接
SP 全合成发动机油
发动机排气冒蓝烟的诊断与排除
机油漏损,现象:发动机排气冒蓝烟,机油消耗明显增多。
原因: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活塞环磨损过甚,端隙、侧隙和背隙过大,弹力不足;环卡死在槽内;扭曲环装反;气门导管磨损过甚或油封损坏;油道与水套间有裂纹,机油漏人冷却系统。
诊断与排除:
(1)漏损的诊断与排除
仔细检查润滑系统各油管及油管接头,发现有渗漏痕迹时,应予以紧固。管接头损坏时,应修复或更换。检查曲轴前后端油封的密封情况,保证曲轴箱通风良好或有规定的负压。
(2)烧损的诊断与排除
发动机运转时,排气冒蓝烟,曲轴箱机油加注口脉动冒烟气,说明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使机油窜入燃烧室而烧损。此时,应拆检缸筒、活塞及活塞环,分析机油上窜原因,并予以排除。发动机运转时冒蓝烟,曲轴箱无任何窜气现象,则为飞溅到气门室的机油沿气门导管被吸人燃烧室的结果。遇此情况时,应拆下气缸盖,更换导管,必要时连同气门一起更换并重新对研或铰削气门座。设有气门油封时,要检查油封状况,必要时换新。
(3)其他损耗的诊断与排除
在装有空气压缩机的发动机上,当拧开储气筒排污塞时,有大量机油排出,说明空压机的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或活塞环磨损过甚。此时,应检修空压机,使其技术状况得以恢复。有些发动机缸体或缸盖在水套与油道之间有裂纹时,机油压力比冷却液压力高,故机油会窜入冷却液中。当打开散热器盖发现冷却液表面有一层油污,便是故障所在。遇此情况时,应对发动机进行解体检验;必要时,进行探伤检验,查明裂纹部位,采取适当修理措施。
活塞环磨损或损坏有哪些
活塞环磨损或损坏 (1)活塞环在环槽内卡住。活塞环在环槽内卡住后,机油就得不到控制。 (2)活塞环磨损或断裂。活塞环磨损或断裂后,特别是油环损坏时,就不能保证正确的张力和间隙,对气缸壁的压紧力变小,刮油作用降低,导致机油进入燃烧室燃烧,另外,燃烧室内的燃气经活塞进入气缸下部并使气缸、活塞和活塞环上的机油燃烧。 (3)活塞环槽磨损。活塞环、活塞环槽磨损后会使活塞环的侧隙、背隙增大,窜油量增多,机油被泵入到燃烧室燃烧。 (4)活塞环端隙(开口间隙)过小。活塞环端隙(开口间隙)过小将使发动机工作时活塞环的切口端面相互顶住,导致活塞环和气缸拉伤,严重时会使活塞环断裂,使机油消耗增加。 (5)活塞环安装不正确。如果气环安装方向颠倒,环不是将机油往下刮入到曲轴箱内,而是将机油向上刮入燃烧室。 (6)活塞环对口。另外活塞环对口就相当于为飞溅到缸壁上的机油提供了一条上油的通道。 (7)活塞环的端隙、侧隙、背隙过大,使机油进入燃烧室。
机油的性能等级
发动机机油的使用性能可通过其性能等级来反映。汽油机油性能等级分为 SA、 SB、 SC、 SD、 SE、 SF、 SG、 SH、SJ;柴油机油性能等级分为 CA、 CB、 CC、 CD、 CD-Ⅱ、 CE、 CF-4。SA、 SB、 CA、 CB 四个品种的机油现已废除。机油级别越靠后,性能越好。在我国, 机油等级还有 GF-1、 GF-2、GF-3、 GF-4 等, 其 GF 后面的序号越大, 则性能越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