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学和相关边缘科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新发展,系统地介绍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由来、表面分子设计与制备、表征方法、膜内的电荷传输、电极过程动力学、功能与效应及其在生物传感器、蛋白质的电子转移、流动体系和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前景,并以近期受到关注的无机膜和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另列章节分别论述。 本书是著者以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多年的化学修饰
阴极保护
以化学和相关边缘科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新发展,系统地介绍了化学修饰电极的由来、表面分子设计与制备、表征方法、膜内的电荷传输、电极过程动力学、功能与效应及其在生物传感器、蛋白质的电子转移、流动体系和分析中的应用,展望了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前景,并以近期受到关注的无机膜和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另列章节分别论述。 本书是著者以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多年的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工作为基础写成的。概述了国际上有关的新研成果,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和发展方向。

研究了用铋膜电极替代膜电极测定痕量重金属元素铅,镉和锌的电位溶出法.实验了同位镀铋膜及测定重金属特别是痕量铅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铅,镉,锌在铋膜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电位溶出峰,峰高和溶出电位与膜电极法相近.使用铋膜电极可避免使用电极带来的环境污染.利用铋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了水样及血样中痕量铅的含量.

介绍了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着重阐述了国内外的实验研究与应用现状,及三维电极与化学催化,光催化,生物催化,超声波,絮凝和吸附法等的优化组合技术.该领域研究的主攻目标仍然是如何提高电极材料的催化性能,提高电流效率,减少电极极化,降低能耗.因此,新型三维电催化电极和反应器的研制,三维电极法与其他处理方法的系统集成及处理单元的有机联合将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通过电化学合成前驱体和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2膜,SEM,XRD测试表明晶型为锐钛矿型,晶粒平均尺寸为25 nm.采用循环伏安法、循环方波伏安法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在硫酸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对马来酸(maleic acid)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TiO2膜电极在阴极扫描时有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可逆半波电位Er1/2分别为-0.53 V和-0.92 V(vs.SCE,扫描速度0.05V@s-1),对应于TiO2/TiO3和TiO2/Ti(OH)3两个氧化还原电对的可逆电极过程.其中TiO2/Ti2O3电对对马来酸具有异相电催化还原活性,纳米TiO2膜中的TiⅣv/TiⅢ氧化还原电对作为媒质间接电还原马来酸为丁二酸(butane diacid),反应机理为电化学偶联随后化学催化反应(EC′)机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