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的转换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分类上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在翻译EST时,往往需要将原文句子中的某一语法成分改译成另一种语法成分,这就是句子成分的转换。成分转换和词性转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词性的转换有时会引起句子成分的转换。Whenwecanbegintheexpeditionisstillaquestion。应该指出的是,句子成分的转换方法不胜枚举,在翻译过程
句容翻译企业
句子成分的转换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分类上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在翻译EST时,往往需要将原文句子中的某一语法成分改译成另一种语法成分,这就是句子成分的转换。成分转换和词性转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词性的转换有时会引起句子成分的转换。Whenwecanbegintheexpeditionisstillaquestion。应该指出的是,句子成分的转换方法不胜枚举,在翻译过程中要灵活掌握,例如,
例2.Graphite has an advantage in that it can be changed into diamond.
石墨的优点是可以被转化成金刚石。(Graphite是原文的主语,译成了定语“石墨的”。)
表语从句
It seems that it is going to snow.
看起来要下雪了。
That is why Jack got scolded.
这就是杰克受到训斥的原因。
The question remains whether we can win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问题是我们能否赢得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
His view of the press was that the reporters were either for him or against him.
他对新闻界的看法是,记者们不是支持他,就是反对他。
英汉翻译中形式的不对等性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早年提出了读者反应对等原则,并在与塔伯(CharlesR 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一书中指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对等首先是语义对等,再就是风格对等。”无论是范存忠提出的“准确”,还是塔伯、奈达所指的“对等”,他们都折射出翻译界的一种理想与目标。②有些介词如for(为了),from(从……),to(对……),on(在……时)等,可以不译。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是完全可能的,但完全准确而又绝1对对等是不可能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类的思维是有存在决定的。由于每种语言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心理背景,所以处于不同语系的汉英之间的这个鸿沟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