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40年代,挪威的巴茨发明了转盘式干燥机,主要由定子(外壳)、转子(转盘)和驱动装置组成。转子中心轴和转盘都是中空的,热油(180~220℃)、热水或者高压蒸汽(0.4~1.1MPa)通过其中并加热转盘,将热量传递给干化产品。转盘边缘的搅拌器将污泥均匀缓慢进,通过整个干燥机,产生的热蒸汽冷凝在转盘腔的内壁上,形成冷凝水并导出干燥机。为了防止污泥粘附在转盘上,在转盘之间装有,使得转盘干
桨叶污泥干燥机供应
早在20世纪40年代,挪威的巴茨发明了转盘式干燥机,主要由定子(外壳)、转子(转盘)和驱动装置组成。转子中心轴和转盘都是中空的,热油(180~220℃)、热水或者高压蒸汽(0.4~1.1MPa)通过其中并加热转盘,将热量传递给干化产品。转盘边缘的搅拌器将污泥均匀缓慢进,通过整个干燥机,产生的热蒸汽冷凝在转盘腔的内壁上,形成冷凝水并导出干燥机。为了防止污泥粘附在转盘上,在转盘之间装有,使得转盘干燥机不仅能进行污泥的全干化,也能适应污泥的半干化,区别仅在于其辅助设备(造粒机)以及电控系统。
直接加热系统出于其自身的需要,多采用干料返混。早期的间接加热系统采用湿污泥直接进料,由于湿污泥的粘结造成设备的磨蚀损耗相当严重,并由此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其中部分设备因此停产。后来有的间接加热系统如西格斯( Seghers)的“珍珠工艺”也采用了干料返混,成功生产出球状颗粒,且设备运行良好,能耗也低。其蒸发每2k只需3 100 kJ的热能消耗。也有的间接加热系统,如Fenton 的间接回转室( IRC 系列) 仍采用湿污泥直接进料,但其重点解决了污泥粘结的问题: 它采用双螺旋推进器,两套螺旋之间互相清洁表面,并且采用不等螺距设计,尽量避免污泥在设备表面的粘结。实践表明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使整套污泥干化系统的设备数量大为精简。
在大力加强环保政策的形势下,桨叶干燥作为众多客户污泥干化设备,需求量大幅增长。同时新开发设计圆盘干燥机在安全性能包括环境友好方面的不断改善,更是硬核要求,在降低能耗上所做出的努力,将使污泥干化的经济可行性得到显著改善。技术从未停歇,从未终止,您有求,我必有应,始终等待您的到来,期待与您参与和创造新的商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