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蒸发器系统的特点是?
目前,降膜蒸发器通常用于,食品,化学,轻工业和其他行业中水或溶液的蒸发和浓缩,并且可以用于上述行业中的废液处理。
降膜蒸发器系统的特点是:
1.降膜蒸发器的进料液是从蒸发器的顶部加入的,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壁呈膜状掉落,在此过程中蒸发蒸发变稠并浓缩。 在蒸发器底部获得液体。 降膜蒸发器可以蒸发具有更高浓度和更高粘度的物料。
2.
高盐废水蒸发器设计
降膜蒸发器系统的特点是?
目前,降膜蒸发器通常用于,食品,化学,轻工业和其他行业中水或溶液的蒸发和浓缩,并且可以用于上述行业中的废液处理。
降膜蒸发器系统的特点是:
1.降膜蒸发器的进料液是从蒸发器的顶部加入的,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壁呈膜状掉落,在此过程中蒸发蒸发变稠并浓缩。 在蒸发器底部获得液体。 降膜蒸发器可以蒸发具有更高浓度和更高粘度的物料。
2.由于溶液在单程蒸发器中以膜的形式运动,所以传热系数相对较高。
3.停留时间短,不易引起材料转变,适用于热敏性材料的处理。
4.液体滞留量小,降膜蒸发器可根据能量供应,真空度,进料量,浓度等变化运行。
5.由于过程流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移动,而不是依靠高温差来推进,因此可以使用低温差蒸发。
6.降膜蒸发器适用于泡沫材料的蒸发和浓缩。 由于原料液体在加热管中以薄膜形式蒸发,因此形成气液分离。 同时,在效果主体的底部,只要没有一部分料液和所有二次蒸汽进入分离器以加强分离,并且料液固结,大部分的料液就被抽走。 过程不会造成太大影响,防止了泡沫的形成。
降膜蒸发器使用压缩机来增加二次蒸汽的能量,并利用能量增加的二次蒸汽来回收二次蒸汽的潜热。 具体来说: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被绝热压缩机压缩以增加其压力和温度,然后作为加热蒸汽被送到蒸发器的加热室,在此冷凝并释放热量,因此蒸汽的潜热为恢复使用。
冷却结晶器根据其冷却形式又分为内循环冷却式和外内循环冷却式结晶器。冷却结晶过程所需冷量由夹套或外部换热器提供。
1、内循环冷却式结晶器
内循环式冷却结晶器其冷却剂与溶剂通过结晶器的夹套进行热交换。这种设备由于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受结晶器的限制,其换热器量不大。
2、外循环冷却式结晶器
外循环式冷却结晶器,其冷却剂与溶液通过结晶器外部的冷却器进行热交换。这种设备的换热面积不受结晶器的限制,传热系数较大,易实现连续操作。
3、导流筒结晶器
导流筒结晶器是一种结晶设备,物料温度可控,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具有传热、配置简单、操作控制方便、操作环境好等特点。
导流筒结晶器设备主体为根据流体计算后设计的外筒体和导流筒,配套螺旋桨实现了内循环,而几乎不出现二次晶核,根据冷却结晶体的生长速率和晶体大小,设计降温速度、搅拌桨转速等指标,各指标动态可调易实现系统自控制,以适应的结晶要求。
4、OSLO冷却结晶器
主要特点:是过饱和度产生的区域与晶体生长区分别结晶器的两处,晶体在循环母液中流化悬浮,为晶体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能够生产出粒度较大而均匀的晶体。
工艺过程:它在循环管路上增设列管式冷却器,母液单程通过列管向上方循,浓的料液在循环泵前加入,与循环母液混合后一起经过冷却器冷却而产生过饱和度,之后进入结晶器中流化悬浮,生产出粒度较大而均匀的晶体。产品(晶体)悬浮液由结晶器锥底引出

含盐废水蒸发器采用加热法蒸发分离溶液中的溶剂,提高溶液浓度,为溶质沉淀创造条件。固相溶质和液相通过相分离法分离,分离出的液相溶液返回系统进行循环分离。在能耗方面,利用低压饱和蒸汽加热一效加热器,冷凝水回锅炉房循环利用。将效蒸发室产生的第二饱和蒸汽加入第二效加热器,产生第二效蒸发室。第二个饱和蒸汽加热三效加热器,依此类推。效率提高,单位能耗降低,投资成本增加。多效蒸发对粘度大、易结晶、易结垢的废水适应性强。每种效果都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强制循环过程。

升膜蒸发器,也叫长管垂直蒸发器(LTV),或Kestner蒸发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被广泛应用,此后降膜蒸发器占据了主导地位。升膜蒸发器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其加热室由单根或多根垂直管组成,加热管长径之比为100~150,管径在25~50mm之间。原料液经预热达到沸点或接近沸点后,由加热室底部引入管内,受热沸腾后迅速汽化,所生成的二次蒸汽在管内高速上升,带动原料液沿管壁面向上呈膜状流动并蒸发浓缩,终在加热室顶部达到所需的浓度,完成液与二次蒸汽从蒸发器顶部进入分离器,实现完成液和二次蒸汽的分离。二次蒸汽在加热管内的速度不应小于 10m/s,一般为20~50m/s,减压下可高达100~160m/s或更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