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鸡如何提高产蛋量
肉用种鸡开产期除要求产蛋多、 所产蛋合格率高、 耗料少、 种蛋受精率高、 所孵的雏鸡健壮外,还需防止肉用种鸡过肥、 过瘦, 以使种鸡保持良好的体况和繁殖性能。
肉用种鸡一般在 24 周龄产蛋率达 5%, 此时为开产, 鸡开产后产蛋量会直线上升。为提高肉用种鸡的产蛋量,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保温与防暑
一般情况下,
固始土鸡苗批发
肉用种鸡如何提高产蛋量
肉用种鸡开产期除要求产蛋多、 所产蛋合格率高、 耗料少、 种蛋受精率高、 所孵的雏鸡健壮外,还需防止肉用种鸡过肥、 过瘦, 以使种鸡保持良好的体况和繁殖性能。
肉用种鸡一般在 24 周龄产蛋率达 5%, 此时为开产, 鸡开产后产蛋量会直线上升。为提高肉用种鸡的产蛋量,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保温与防暑
一般情况下, 冬、 夏两季蛋鸡的产蛋量较低。
冬季开放式鸡舍的保温性差, 舍内寒冷, 母鸡必须通过加大摄食量和分解体内脂肪来御寒,这不仅导致母鸡体质下降,而且影响饲料报酬率。不合格公鸡的淘汰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公鸡,适时进行公鸡“替换”,为了获得F佳的受精率,在45周左右可对种公鸡进行“更新”或“内部替换”,通常互换的数量为25%~30%。夏季当气温超过 27℃时, 鸡的呼吸、 心率加快,饮水量增加, 采食量减少, 产蛋量下降, 其所产蛋变小、 壳变薄, 所以, 冬季保暖、 夏季防暑对确保种鸡产蛋量相当重要。
生产技术资料不同的鸡种其饲养标信、耗料量标准、体重发育标准等都不相同,而这些标准是指导饲养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因此,从1日龄起就应抓好种鸡的均匀度,围网可采用网目2厘米×2厘米的渔网,网高1。以体重为例在性成熟时体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以后的产蛋量,若没有有关技术资料则很难将体重控制在合适的水平。因此,在引种时必须注意同时取得详细的生产技术资料。
(3)鸡种应对本地条件有良好的适应性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千差万辊,不同鸡种在不同地区的性能表现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光照强度为前期(1日龄~4日龄)20勒克斯~25勒克斯,昼夜照明。不同育种公司由于在育种过程中所采取的培育方法和目标不同也会使育成的鸡种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差异,如有的鸡种耐热性较强,有的对马立克氏病或白D血病的抵抗力强,也有的鸡种在较低温情况下性能表现较好。

正确储存种蛋种蛋应大头朝上, 蛋盘叠放不超过10 盘;种蛋可用蛋筐存放,无蛋筐时,下面需垫一个空蛋盘,蛋筐离墙壁至少5~10cm。10周前通过料量的控制使尽可能多的种鸡体重达到饲养管理手册建议的标准。储蛋间应保持在19~21℃,相对湿度75%~80%。种蛋D好在产出7d 内入孵, 储存时间超过7d 会因胚胎细胞的种蛋内在,特别是蛋清质量下降而使孵化率下降,因此当储存种蛋时间较长时,降低种蛋储存温度有助于保持卵黄和蛋清较好的条件。
1.5 停产鸡管理鸡群过了40 周以后, 大群中会相继出现不等数量的停产鸡, 这就需要人工将停产鸡调到鸡舍后端集中饲养,降低饲喂量,一般降到130g 左右,通过一段时间的饲养观察,将不能产蛋的进行淘汰处理。

通风管理
利用通风达到适当的鸡舍内部环境, 使鸡群处于D佳舒适状态,达到D佳的生产性能。场地的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树龄适中、环境好、污染少、排水良好、交通方便且有清洁水源的林地或果园,D好四周有天然或人工隔离带,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风、干燥等。通风系统能给鸡舍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排出多余的湿气、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副产物。在任何环境条件下, 良好的通风系统也能实现控制鸡舍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为鸡群提供一个均匀的、无贼风的舒适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季节的不同,合理的使用横向通风模式(冬季)、混合通风模式(春、秋季)和纵向通风模式(夏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