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GB24409--2020《车辆涂料中有害物质》中,新增了水性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VOC含量的值及水性涂料和水性辐射固化涂料的苯系物总和含量的控制项目。这是水性涂料在车辆领域的应用中,对其VOC含量的值给出了明确的参考标准,也对车辆水性涂料的生产与应用提出了强制标准。
在新GB30981--2020《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中,也新增了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辐射固化
阳极电泳涂料总代理
在新GB24409--2020《车辆涂料中有害物质》中,新增了水性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VOC含量的值及水性涂料和水性辐射固化涂料的苯系物总和含量的控制项目。这是水性涂料在车辆领域的应用中,对其VOC含量的值给出了明确的参考标准,也对车辆水性涂料的生产与应用提出了强制标准。
在新GB30981--2020《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中,也新增了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的VOC含量的值。这是水性涂料在工业领域应用中,对其VOC含量的值给出了明确的参考标准。
从新的出台实施,以及新增水性涂料的相关强制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对涂料相关领域“油改水”的脚步越来越快,在推进的同时,也对水性涂料这个环保新兴市场相当的重视,对于汽车、工业等行业领域来说,选择涂料产品,也增加了不少门槛和限制。
而在水性涂料行业,浩力森专注水性工业漆的研发与生产,在产品研发与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浩力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水性工业漆新正式执行前,就已经关注到新的相关标准,提前已经做了相应的技术储备,目前浩力森系列产品的VOC排放都符合,部分产品的VOC排放远;在有害物质含量方面均有技术能力达到,有能力满足有相关要求的客户,并已有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大量应用。
浩力森负责人表示,水性漆要想在推广市场并大量应用,就必须解决水性漆的施工环境问题,让水性漆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产品在低温高湿环境的适应性,面漆厚涂的抗流挂性,短时间内复涂面漆流平性和失光问题,与腻子层的结合力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表现。
浅谈铝合金轮毂双色涂装技术研究(二)
3、铝合金轮毂双色涂装工艺的流程
首先对铝合金轮毂运用树脂漆对其进行常规涂装。涂装完毕后,利用接纳及进行加工,同时予以精车,然后把车体的电泳部分去掉,将铝合金部分完全暴露出来。随后再利用电泳涂装技术将相关图层除掉,从而制备出具有双色层的新式轮毂。具体步骤如下:
1)首行热处理,然后对轮毂粗坯进行精细的加工,去掉轮毂表面的段差和黑皮,将不平处用砂纸将其打磨平整。如果出现孔隙现象,可以用胶水予以弥补,确保轮毂表面的平整度。
2)将铝合金轮毂放在温水中洗净,确定表面没有任何的杂质和尘土。之后将上面的水痕风干,随后还要对其进行高温烘干,保证杂尘已经被完全清理干净。然后开始喷涂层底粉,同时保持适当的温度,将粉层与轮毂表面良好的衔接在一起,保证表面的光洁度,从而提高色漆的粘合力。
3)对铝合金轮毂进行精磨,将配件表面的凸起微粒和细小的纹路磨平,保证轮毂的平滑度。然后用清水将配件表层的杂尘洗净,同时将水痕吹干。根据制作的需要调和好轮毂的色漆,调和完毕后开始喷涂底漆,随后将其预热,到一定程度后喷涂上特有的罩光漆。得到色彩调和完毕后,将温度和时间设定好,这样粘合在轮毂上的油漆就不会再容易脱落。
4)将轮毂热浸,将表面多余的油脂去掉再进行电泳涂装。一定要选择特定的化学皂配件进行脱脂和去蜡,对于脱落的油脂要及时擦净。将清洗好的轮毂放到特有的脱脂槽内,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污染。然后再用清水将其再次冲洗,防止将疏漏的杂尘带到后序的工序当中。
5)按照相关标准选择电泳漆和色浆。随后调整好电压,并调和好需要的工作液。同时控制好电导率,色彩若是偏淡,可以将电压调大,反之,色彩偏浓可以减小电压,但是一定要注意电压的调整幅度不宜过大。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发现工作液开始老化,必须要立即在里边添加新鲜液体,除此之外,色浆添加完毕之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循环,这样才能更容易得到所期望的颜色。
汽车底盘部件腐蚀行为研究,值得学习(一)
目前,汽车年产量,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三大件之一,其腐蚀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研究其耐蚀性和不断发展新的耐蚀底盘材料是一项“不朽”的课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和汽车强国战略的实施,如何提高汽车底盘的耐腐蚀性以保障其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在材料科学领域成为研究热点。
汽车底盘部件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1.1汽车底盘部件的腐蚀机理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但汽车腐蚀问题日趋显著,其中汽车底盘腐蚀为严重。腐蚀类型包括大气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冲击腐蚀等,主要为电化学腐蚀和冲击腐蚀。
1.1.1 大气腐蚀
大气腐蚀是指金属在大气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汽车底盘的大气腐蚀主要原因是金属或合金表面形成的水膜溶入金属离子、腐蚀性气体。不锈钢、铝合金底盘部件常常因Cl-破坏其表面氧化膜而发生点蚀。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汽车底盘部件大气腐蚀的两个重要因素,平均温度越高,金属腐蚀越快,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相对湿度较大,汽车底盘部件腐蚀相对严重。
1.1.2 电化学腐蚀
汽车底盘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电偶腐蚀和缝隙腐蚀两种。电偶腐蚀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且同时处于电解质中所产生的电化学腐蚀。汽车底盘部件难以避免异种金属焊接结构及双金属的装配,这些位置常发生严重的电偶腐蚀。其缝隙腐蚀是在缝隙及隐蔽区域发生的局部腐蚀,汽车底盘存在较多的紧固件和活动件,其狭小的缝隙容易残留电化学介质,电化学介质长时间的残留对汽车底盘关键部件产生的缝隙腐蚀。
1.1.3 冲击腐蚀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底盘长期受到地面泥浆、碎石的冲击。底盘部件表面膜层常常因飞起的碎石冲击而破坏损伤,导致底层金属在空气中。金属表面因泥浆沉积、积水冲刷而发生腐蚀破坏,锌在碱性泥浆中易生成ZnO,泥浆的流动性较小,腐蚀产物不能立即转移,腐蚀产物沉积量逐渐增大,会有难溶物产生,腐蚀速度逐渐减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