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引起事故的预防与补救
1、当基坑采用铺杆支护结构时,应预先查清邻近既有建筑的基础类型和埋深,严禁锚杆成孔施工,破坏邻近既有建筑的地基稳定或基础的安全。
2、当既有建筑与基坑较近时,基坑周边不得搭建临时施工建筑或库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或弃土;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等。严防上述荷载对基坑侧壁和邻近既有建筑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3、当既有建筑与基坑较近
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深基坑工程引起事故的预防与补救
1、当基坑采用铺杆支护结构时,应预先查清邻近既有建筑的基础类型和埋深,严禁锚杆成孔施工,破坏邻近既有建筑的地基稳定或基础的安全。
2、当既有建筑与基坑较近时,基坑周边不得搭建临时施工建筑或库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或弃土;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等。严防上述荷载对基坑侧壁和邻近既有建筑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3、当既有建筑与基坑较近时,基坑周边地面应做护面及排水沟,使地面水流向坑外,并防止雨水、施工用水渗入地下或坑内。
4、当既有建筑或地下管线因周围深基坑工程施工而出现倾斜、裂缝或损坏时,应根据影响程度,选用有关补救措施。
基础加固方法:打桩法
在建筑基础附近钻孔,孔深一般超过基础深度的2倍,并向孔内灌入加固材料,使基础周边土质坚固。一般来说,桩孔内灌入的材料一般有石灰、水泥浆、碱液等,灌入时要根据地质情况搭配砂石、土壤等辅料。由于在打桩加固时要采用碱性化学材料,所以该施工方法不太适用于水井、耕地附近,或者要保持大于10m的间距,防止污染。打桩法一般用于含水率较高的基础土层,尤其是受淤泥土层影响导致的基础沉降,对于其他外力导致的基础损坏,例如地1震和滑坡作用不大。
桩身构造要求:
桩身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 对钢筋混凝土桩宜采用方形,桩的边长宜为200~300mm;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C30; 桩内主筋应按计算确定。
当方桩截面边长为200mm时,配筋不宜少于4φ10;当边长为250mm时,配筋不宜少于4φ12;当边长为300mm时,配筋不宜少于4φ16; 每节桩长宜为1.0~2.5m,桩节之间应有可靠连接,应采用焊接连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