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它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示与操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模型可更形象、直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更加了解、深入的认识,从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利用模型对事物进行描述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计算机不能直接处
数据建模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它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示与操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模型可更形象、直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更加了解、深入的认识,从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利用模型对事物进行描述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计算机不能直接处理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而数据库系统正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客观事物进行管理,因此就需要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模拟,以建立适合于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模拟和抽象。
数据模型简介在神策分析中,我们使用事件模型(Event 模型)来描述用户在产品上的各种行为,这也是神策分析所有的接口和功能设计的依据。
简单来说,事件模型包括事件(Event)和用户(User)两个实体,同时配合物品(Item)实体可以做各种维度分析,在神策分析中,分别提供了接口供使用者上传和修改这两类相应的数据,在使用产品的各个功能时,这两类数据也可以分别或者贯通起来参与具体的分析和查询。
分类
1、使用计算机描述一个系统的行为。例如,电子表格程序可以用来处理财务数据,代表公司的行为;开发商业计划;评估公司经营改变可能造成的影响。
2、使用计算机以数学方法描述物体和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程序可在屏幕上生成物体,使用方程式产生直线和形状,依据它们相互之间及与所在的二维或三维空间的关系放置。
3、应用程序和数据建模是为应用程序确定、记录和实现数据和进程要求的过程。这包括查看现有的数据模型和进程,以确定它们是否可被重复使用,并创建新数据模型和进程,以满足应用程序的要求。

建立模型的步骤:
三、建立模型
在准备好的数据基础上,建立数据模型,这种模型可能是机器学习模型,也可能不需要机器学习等高深的算法。选择什么样的模型,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目标)确定的。
当然可以选择两个或以上的模型对比,并适当调整参数,使模型效果不断优化。
四、模型评估
模型效果的评估有两个方面:一是模型是否解决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还有没有注意和考虑到的潜在问题需要解决);二是模型的准确性(误差率或者残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等)。
如:在识别KOL假粉的问题中,需要评估的是:模型能否识别出假粉?识别的误差率是多少?粉丝识别误差率=(假粉误认为真粉的数量+真粉误认为假粉的数量)/总粉丝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