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电捕焦油器理论上是应该控制煤气实际流速在1米/秒以下,也就是在一平方米截面中能流过1立方米/秒,而实际上通过量是约0.7-0.8立方米/秒,部分区域煤气通过量是远比此数据低,这主要因为分气不均匀造成的,虽然有分气格板,然而全截面气流分布依然不均匀。部分沉淀极管损坏较为严重,占积约50-60%左右,也可以证明气流主要集中在部分,截面的有效利用率仅达到50-60
蜂窝电捕焦油器定制
列管式电捕焦油器理论上是应该控制煤气实际流速在1米/秒以下,也就是在一平方米截面中能流过1立方米/秒,而实际上通过量是约0.7-0.8立方米/秒,部分区域煤气通过量是远比此数据低,这主要因为分气不均匀造成的,虽然有分气格板,然而全截面气流分布依然不均匀。部分沉淀极管损坏较为严重,占积约50-60%左右,也可以证明气流主要集中在部分,截面的有效利用率仅达到50-60%。一般传统的经验计算法是每一个电晕极-沉淀极通过的煤气量为100m3/h,一根管子100m3。
在所有净化设备中,只有电捕焦油器一起存在着爆三要素中的两个,即煤气和电火花,所以它在运转中发生爆的可能性比其它净化设备来得多,如大家所知,经常会因空气鼓风机停电,排送机不停电时,此时煤气净化系统呈负压状况,堵截水封内水被反吸,形成水封损坏,空气从水封的排水口吸入并进入充满煤气的电捕焦油器,形成三要素一起存在而爆。有的是再次送煤气时,在送电情况下也可呈现爆事端,这样在电捕焦油器上装防爆阀是完全有必要的,并且是十分有用的。 电捕焦油器的防爆阀通常有两种型式,水平式防爆阀与垂直式防爆阀,这两种防爆阀都是采用防爆膜加盖的构造方式,垂直式防爆阀是安装在筒体上,而水平式防爆阀是安装在塔顶上。
由于防爆阀在正常工作时需要以支撑杆将阀盖顶起,这样利于爆发生时的泄压,而在泄压后又必须将盖立刻合上,避免二次爆,也有的单位采用了无盖的防爆阀,是以胶皮覆盖在防爆膜上,然后用扁钢组成球形的十字防护罩。
在物理学中,已经得知电子或带电的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作定向运动,电捕焦油器是这一原理进行的。含有焦油及其他固体颗粒的煤气(如单段发生炉的半净煤气或两段发生炉的上段煤气)在进入电捕焦油器时,由于电捕焦油器存在正极与负极(负极就是馈入高压直流电的电晕极,其正极就是接地的电捕焦油器的沉淀极)。送入高压直流电的电流电压为40-60KV,在此高压电场的作用下,电晕极周围的气体就产生电离,由于电离的结果,产生了电子与带正电的离子,气体在流动过程中,气中的焦油就是被电子与带正电的离子所吸引,形成了带电子的焦油粒子与带正电的焦油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各自向他们相对的极移动,即带负电的焦油粒子向沉淀极移动,带正电的焦油粒子向电晕极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焦油粒子,使其成更大的颗粒,到终到达沉淀极吸附,粘着于管壁,粘着多了,由于焦油的自重沉淀极壁流下,达到除焦油的目的。也有部分带正电的焦油粒子向电晕极移动,但由于电晕的直径只有10-20毫米左右,它移动的距离只有5-10毫米,而在管式电捕焦油器负电子焦油粒子移动在于100-200毫米左右,所以负电子焦油粒子在移动中吸引其他的焦油粒子的机会就多,所以大部分焦油是沉淀中除下,。仅少部焦油在电晕极除下。
电捕焦油器开工操作:
(1)、氮气置换及抽煤气盲板:
1、开启电捕焦油器顶部放散管及器内DN80连通管阀门,关上电捕焦油器底部排焦油管阀门;
2、往器内和器出口煤气管内送入氮气,将器内和器出口煤气管内空气从器顶部放散管处赶出,待顶部放散管冒出很多氮气后,关小放散管阀门;
3、保持器内氮气压力在500Pa的条件下,抽煤气进出口阀门处盲板,然后关上放散管阀门,器内用氮气保持正压500Pa;
(2)送入煤气:
1、煤气入器前要检查确保煤气含氧量小于1.5%;
2、缓缓翻开煤气进口阀门,开启煤气出口阀门;
3、煤气出入口阀门开完后,关上DN80连通管阀(同时关上氮气阀门并堵上盲板),缓缓关上电捕焦油器煤气交通管,观察煤气体系阻力;
(3)瓷瓶绝缘箱温度确定:瓷瓶绝缘箱中部通蒸汽简接加热,在投运前分次加热,缓慢加大蒸汽量,蒸汽加热2—4小时后,才可以送入煤气,并保持瓷瓶绝缘箱夹套温度在110~120℃,不90℃,;
(4)接通高压电源:
1、送电前保证满足以下的条件:
2、电捕焦油器和维护屏蔽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瓷瓶、电晕极体系用2500V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0MΩ;
4、 一次低压线路及设备用500V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 MΩ。
5、然后从低电压开端逐渐升至选定的工作电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