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修饰电极就是通过共价键键合,强吸附或高聚物涂层方法,把具有某种功能的化学基团赋于电极表面上,这种电极就具有了某种特定的性质.电极反应是在电极-溶液界面发生的电子转移的非均相反应.以往电化学上所用的电极材料为,碳和等,这些材料制成的电极只有受授电子的单一作用,而且溶液中的分子。化学修饰电极(CME)自1975年问世以来发展很快,是当前电化学和电分析领域中公认的活跃研究方向.
C
镀铂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就是通过共价键键合,强吸附或高聚物涂层方法,把具有某种功能的化学基团赋于电极表面上,这种电极就具有了某种特定的性质.电极反应是在电极-溶液界面发生的电子转移的非均相反应.以往电化学上所用的电极材料为,碳和等,这些材料制成的电极只有受授电子的单一作用,而且溶液中的分子。化学修饰电极(CME)自1975年问世以来发展很快,是当前电化学和电分析领域中公认的活跃研究方向.

CME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电化学家所研究的范畴,把注意力转移到电极表面上来.通过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方法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在电极表面上造成了某种微结构,赋予电极预定的功能,可以有选择地在这种电极上进行所期望的反应,从而实现了电极功能设计.曾采用过多种电子转移剂,手征性活性中心,阴,阳离子交换剂.不同类型的配位体,光敏剂,混合价态化合物,生物物质以及各种酶类等功能团修饰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炭黑和石墨材料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炭黑-石墨的复合材料电极,不仅综合了单纯的石墨和炭黑的优点,而且还完整地出现了钒离子电对V2+/V3+,V3+/VO2+和VO2+/VO2+三对氧化还原峰,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在所研究的范围内,较合适的质量配比为:m(石墨):m(炭黑)=3:1.分别计算了各种钒离子电化学反应扩散系数D0,其中VO2+/VO2+电对的还原反应中D0可达到4.44x 10-5cm2·s-1,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为改进钛基SnO2/Sb电极的电催化性能,采用高温热氧化法制备了稀土Dy改性钛基SnO2/Sb电极.以为目标有机物,考察了所制备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并采用SEM、EDS、XRD等分析方法表征了电极的形貌、组成及结构.对制备温度和Dy添加量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制备条件为热处理温度650℃、Dy添加量1%左右.研究表明,结晶良好的掺杂SnO2晶粒有助于的分解.Dy掺杂后,半径较大的Dy3+可能取代半径较小的Sn4+,导致SnO2晶胞膨胀.引入Dy可提高SnO2晶粒的形核与长大速率之比,使SnO2的平均粒径变小,有利于电极催化性能的改善.但同时Dy掺杂使杂质原子Sb、Dy在电极表层富集,高含量的Dy会降低电极的性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