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划分来看,我国环境监测主要分为环境质量检测和污染源检测,前者包括空气、水、噪声、土壤等检测,后者包括废水、污水、废气、重金属等检测。
可以看到,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推动环境监测发展,既是为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也是对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环境监测行业起步较早,但由于进入门槛稍高,整体体量不大,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
环保验收公司
从产业划分来看,我国环境监测主要分为环境质量检测和污染源检测,前者包括空气、水、噪声、土壤等检测,后者包括废水、污水、废气、重金属等检测。
可以看到,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推动环境监测发展,既是为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也是对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环境监测行业起步较早,但由于进入门槛稍高,整体体量不大,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环境监测将保持增长,作为基础的环境监测仪器行业也有望获益。

废气监测技术要求
⑴有组织排放。
①监测断面:布设于废气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监测点位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要求布设。
②监测因子:处理设施进出口的监测因子根据设施主要处理的污染物种类确定,废气排放口监测因子的确定参见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需根据具体情况按验收标准所述原则进行调整,同时测定烟气参数。
③监测频次:1对有明显生产周期的CP,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2~3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3~5次;2对连续生产稳定、污染物排放稳定的CP,采样和测试的频次一般不少于3次、大型火力发电(热电)厂排气出口颗粒物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min:3对非稳定排放源采用加密监测的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24h为周期,采样和测试不少于3个周期,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2~4h采样和测试一次;标准中如有特殊要求,则按标准中的要求确定监测频次。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组织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并对验收内容、结论和所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不得在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如实查验、监测、记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编制验收监测(调查)报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