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强夯施工中要做好的结构措施基础强夯施工中要做好的结构措施:措施1、基础适当埋深(>1.0m)或设置地下室,以减少膨胀土层厚度,增加基础自重,使作用于土层的压力大于膨胀土的上举力,或采用墩式基础以增加基础附加荷重,或采用灌筑桩穿透膨胀土层,并抵抗膨胀力;措施2、采用对地基沉降不大敏感的结构,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如设置圈梁、地梁,在角端和内外墙连接处设置水平钢筋加强连接等;措施3、在
基础强夯
基础强夯施工中要做好的结构措施
基础强夯施工中要做好的结构措施:
措施1、基础适当埋深(>1.0m)或设置地下室,以减少膨胀土层厚度,增加基础自重,使作用于土层的压力大于膨胀土的上举力,或采用墩式基础以增加基础附加荷重,或采用灌筑桩穿透膨胀土层,并抵抗膨胀力;
措施2、采用对地基沉降不大敏感的结构,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如设置圈梁、地梁,在角端和内外墙连接处设置水平钢筋加强连接等;
措施3、在胀缩性弱的单层民用建筑可采用在一般的基础上铺一层油毡做钢筋砖圈梁,以提高抗剪力;
措施4、膨胀土地基的房屋,不宜采用砖拱结构及无砂大孔混凝土或无筋中型砌块做承重墙体。

基础强夯的常见问题介绍:针对这方面的知识
基础强夯的常见问题介绍:
针对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应该了解到的是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6%。考虑到路基压实度(包括原地面)应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有一个必要的稳固土基。更多有关于基础强夯的知识我们将继续为您整理带来,敬请期待
选择基础强夯地基处理方法的原则
基础强夯地基土壤条件非常复杂。通常,适用于不同土壤基础的基础强夯处理方法不同。但是,对于通常用于地基处理的几种类型的土壤,仍需遵循规则。经过实践证明,利用动力压实夯实基础,正确选择动力压实参数,并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处。
选择基础强夯地基处理方法的原则:
1.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m时:一般选择浅层处理。
2.一般而言,一般路基段的软土层较厚(超过3m):通常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处理。
3.无Ball轨道与路桥过渡段:一般采用复合地基或单桩承载地基。
4.软土地基和液化地基:多数选择排水固结法和复合地基优化。
5,软土地基:受地域影响,一般采用DJ桩进行处理。当不受区域影响时,通常使用刚性桩和网状结构进行处理。
6.岩溶地基:通常使用注浆加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