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E.coli)习惯上称为大肠,分类于肠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株ATCC 11775是该属的模式。大肠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80%~87%。大肠常见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大多数型的大肠并不致病,而且是肠道内常在的有益菌
天津粪大肠菌群检测装置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E.coli)习惯上称为大肠,分类于肠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株ATCC 11775是该属的模式。大肠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80%~87%。大肠常见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大多数型的大肠并不致病,而且是肠道内常在的有益菌。致病性大肠是通过环境污染进入食品中的,有些型的致病性大肠食品,某些菌株具有毒性(其中一些类似导致痢疾的),可以导致食物,这通常是因为食用了被污染的肉类产品等(通常是屠宰过程或储藏过程中的污染所致)。

水质监测的标准: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
水质监测的标准:1、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2、肉眼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3、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监测分析机构的形象
除此之外,水质监测对于环境治理、科学研究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监测得到的详细数据,可以确定区域内水质污染的来源、污染的路径、消长规律等,还能对以前的预防和治理效果进行检测,这些对预防和治理水污染有重要作用,对进一步的水环境研究有清晰的指导作用。
水质监测数据是水质监测的成果和监测的产品,反映了水质质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说明了水体污染源排放的状况,体现了水体潜在的水质风险。准确、有效的、能够反映水体实际状况的水质监测数据将有效能够提升的公信力,能够恰如其分的满足百姓知情权的需要,同时,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监测分析机构的形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