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应用现状
相对于蓬勃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大军,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工业互联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设备和工业产品的资产管理服务、打通OT与IT,支持企业传统业务和运营优化。而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新模式转型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分析报告》指出:目前,设备和产品管理在工
5g工业互联网服务商
工业互联网应用现状
相对于蓬勃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大军,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工业互联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设备和工业产品的资产管理服务、打通OT与IT,支持企业传统业务和运营优化。而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新模式转型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分析报告》指出:目前,设备和产品管理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中数量很多、范围很广,报告中83%的案例涉及该项内容,而基于平台开展业务转型和模式的企业只有19%。行业应用方面,机械、能源行业成为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力军。在企业规模方面,报告中62%的案例来自大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挑战,大企业同时具备建平台和用平台的条件和压力,服务商转型的趋势明显,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帮助其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工业互联网发展背景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延伸,工业经济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深度拓展,互联网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催生了工业互联网。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是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工业经济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一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全方面互联互通,实现各种生产和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的效率、更加准确的优化配置,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大幅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促进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由单点的数字化向全方面集成演进,加速方式、生产模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催生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从网络设施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速网络演进升级。工业互联网促进人与人相互连接的公众互联网、物与物相互连接的物联网向人、机、物、系统等的全方面互联拓展,大幅提升网络设施的支撑服务能力。二是拓展数字经济空间。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与交通、物流、能源、农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产业上下游、跨领域的广泛互联互通,推动网络应用从虚拟到实体、从生活到生产的科学跨越,极大地拓展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
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
工业互联网目前已延伸至40个国民经济大类,涉及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各大领域,以及电力、建筑等实体经济重点产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程度发展,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融合应用实践。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制造流程长、工序多,生产分段连续,主要面临生产运营增效难和产能严重过剩、节能绿色低碳压力大、本质安全水平较低等痛点。宝武、鞍山钢铁、马钢集团等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积极探索生产工艺优化、多工序协同优化、多基地协同、产融结合等典型应用场景,一方面通过数据深度分析带动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提升,另一方面实现多区域、多环节、多业务系统的协同响应与综合决策,通过模式实现新价值创造和新动能培育。
遵循推荐的工业物联网安全实践
某些网络安全目标应该是每个工业物联网安装的一部分。首先,企业必须使用安全的工业物联网设备和系统。物联网团队必须配置设备以防止它们被用作网络攻击的一部分,例如分布式拒绝服务、数据泄露或设备设置的修改。
企业还应建立数据安全控制。他们必须保护由工业物联网技术收集、处理、存储、传输的所有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部署中缺乏数据完整性和不一致是工业物联网的固有风险。每个实施工业物联网设备的企业都必须具有以下领域的安全功能:
管理和运营安全控制。这些是确保工业物联网部署安全所必需的基于人员的行动。控制措施包括管理设备的选择、开发、实施和维护所需的行动。安全措施必须保护工业物联网数据和设备功能,并管理使用工业物联网设备的劳动力。
技术安全。这些是确保有效的工业物联网安全和保护作为工业物联网系统一部分的技术元素(例如云计算服务或供应链)所必需的基于技术的组件。
物理安全。物理措施和工具可以保护工业物联网设备以及相关服务器、控制器、显示屏、输入和输出设备以及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