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如何避免履带脱链的情况
“掉链子”的常见原因
1、张紧油缸故障导致脱链。此时,应该检查张紧油缸是否忘记打黄油,看看张紧油缸是否有漏油的现象。
2、履带磨损严重导致的脱链。如果长时间使用的话,履带肯定时有磨损的,而履带上的链筋,链筒等部件的磨损也会导致履带脱链。
3、护链器磨损导致的脱链。现在几乎所有的旋挖钻机履带上都有护链器,而护链器对于防链
正规旋挖机培训学校
旋挖钻机如何避免履带脱链的情况
“掉链子”的常见原因
1、张紧油缸故障导致脱链。此时,应该检查张紧油缸是否忘记打黄油,看看张紧油缸是否有漏油的现象。
2、履带磨损严重导致的脱链。如果长时间使用的话,履带肯定时有磨损的,而履带上的链筋,链筒等部件的磨损也会导致履带脱链。
3、护链器磨损导致的脱链。现在几乎所有的旋挖钻机履带上都有护链器,而护链器对于防链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检查护链器是否有磨损也是很重要的。
4、驱动马达齿圈磨损导致的脱链。对于驱动马达齿圈来说,如果磨损严重的话,我们就需要更换了,这也是旋挖钻机脱链的一个重要原因。
5、托链轮损坏导致的脱链。一般情况下,托链轮油封漏油会导致托链轮磨损严重,这样就会导致履带脱链。
6、引导轮损坏导致的脱链。查看引导轮时,要查看引导轮上面的螺丝没有缺,有没有断裂。卡引导轮的那个槽有没有变形。
适用范围
旋挖钻机+套管钻机相结合,使套管咬合桩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可在各种杂填土(含有砖渣、石渣及混凝土块等)、粘性土、砂性土和风化岩层中施工。
工艺原理
该工法利用转动液压装置,使钢套管与土层间的摩阻力大大减少,边转动边压入,套管始终应超前挖土面>250㎝,造成一段“瓶塞”,阻止素桩的超缓凝砼的涌入;同时通过注水使套管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对地层产生反压,防止发生“流砂”或“管涌”现象,旋挖钻机针对地层情况选用钻头挖掘取土,直至桩端持力层为止,经检验合格后立即将钢筋笼放入(素桩不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素桩为超缓凝砼)成桩。终通过素桩与钢筋砼桩相互咬合连成深基坑围护结构桩墙。
同排桩的成桩顺序,原则是先施工A1桩(超缓凝砼桩),再施工A2桩(超缓凝砼桩),后施工B1桩(钢筋混凝土桩),形成桩间互相咬合,成桩顺序:A1—A2—B1—A3—B2—A4—B3,如此循环如图所示:
土质基坑开挖到基底后被水浸泡?
1、质量问题及现象:
基坑开挖后,基底土被水浸泡,土层变软,承载力降低。
2、原因分析:
1)由于连续降雨,使基坑内积水。
2)地下水位较高,降水效果欠佳。
3)当采用坑内排水时,排水量小于出水量。
4)由于种种原因,在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或泉水渗到基坑内。
3、预防措施:
1)基坑开挖至基底30-50cm时,可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下一步工序,在天气晴朗时,将预留部分挖去,随即进行基坑检验,检验合格后马上进行基础的施工。
2)雨季施工时,为了防止水流进基坑,应在基坑四周0.5~1.0m外的地方挖排水沟或打土垄。
3)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当采用井点降水或在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随时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排不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比基坑深0.5m,并有坡度,集水井应比排水沟处深1-1.5m,具体尺寸视降水范围决定。
4)要备足排水设备,随挖随排水,以坑内不积水为准。
5)在靠近河沟、水渠的地方开挖基坑时,应在基坑外挖一条载水沟,载断流入基坑的水源,载水沟外侧距基坑的距离应大于3m。
6)接近基底标高20cm时停止开挖,待地下水位降至基底标高50cm以下时,方可进行清底工作。
4、处理措施:
将被水浸泡的软土挖除,用砂砾、级配碎石或石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