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设备
无热损 热利用
均采用了密闭式系统设计结合热泵热回收技术,无热量损失,系统工作能效更,区别于持续排湿散热、持续高温供热的开式干化设备。
低至180kw.h/T的运行成本
的四效冷凝除湿干化技术,综合除湿性能比高达4.2kg.H2O/kw.h以上,比传统低温干化节能50%,是行业两倍标准。
低温更安全 无扬尘危害
全密闭40-75℃低温工作,无需充氮
流化床干化设备工艺
污泥干化设备
无热损 热利用
均采用了密闭式系统设计结合热泵热回收技术,无热量损失,系统工作能效更,区别于持续排湿散热、持续高温供热的开式干化设备。
低至180kw.h/T的运行成本
的四效冷凝除湿干化技术,综合除湿性能比高达4.2kg.H2O/kw.h以上,比传统低温干化节能50%,是行业两倍标准。
低温更安全 无扬尘危害
全密闭40-75℃低温工作,无需充氮运行,干化过程氧气含量<12%,粉尘浓度<60g/m3,颗粒温度<70℃,无扬尘与隐患,出料温度<50℃,无需二次冷却
污泥低温余热干化机
系统简介
1、物料工艺流程简介
1.1存储输送系统将 粘稠物料(污泥、油泥等) 加入干燥装置前端或中部的缓冲料仓;
1.2缓冲料仓中的物料由布料螺旋送至干燥装置单元内,沿壳体轴向均匀布料加入干燥机内;
1.3干燥主机启动时,缓慢加入粘稠物料(污泥、油泥等)伴随干燥机热轴的加热搅拌,均匀受热,水份被蒸发出来。形成干燥后的产品超过溢流堰溢流出料,同时壳体内保持一定的料位高度,连续加入的煤泥与壳体内热态颗粒状或粉体底料混合,伴随干燥机热轴的加热搅拌,均匀受热,水份被蒸发出来继而形成连续运行;(我司专门工艺可确保避免发生缠轴、粘壁,抱轴故障产生。但是对于污泥处理量大的应用场合,其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和设备庞大等问题不断涌现,以至于德国等已经基本不再采用转鼓污泥干化机直接干化法。并降低主轴载荷。)
1.4 干燥后的物料由干燥装置溢流排出口落入出料螺旋。输送机将干燥后的物料送至收集料仓;
2、 蒸汽系统流程简介
源蒸汽经分汽缸输送到干燥装置热轴、壳体和伴热管道等;经设备热
后至疏水站形成凝结水排出,有冷凝水收集泵送至锅炉给水系统。
3、 废气处理及余热回收
3.1干燥装置干燥过程中产生蒸发湿气,由湿法除尘或布袋除尘后(水膜除尘器供水由水处理系统提供),进入冷凝器,少量不凝气体可经风机排空或进入锅炉焚烧。
3.2利用热泵技术,系统余热(蒸发尾气余热及疏水余热)可充分回收利用,使系统高产。
4、 控制装置
4.1 自动控制采用 PLC 模块控制,触摸屏显示数据和操作,主电机、布料螺旋电机、采用变频调速;
4.2 电力控制:主要对各运行机械进行启动、停止、调速控制;
4.3 加料自动控制;
4.4 主轴过载保护控制;
4.5 各控制点压力、温度集中显示;
4.6 质量产量控制: 通过调控装置运转速度、加料速度时间、蒸汽压力温等,达到控制产量、干燥程度的目的;
我国生物质资源、生物质发电现状与前景
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等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t标准煤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约3500万t标准煤,利用率仅为7.6%
截止至2016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1214万KW,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为605万KW,垃圾焚烧发电容量为574万KW,沼气发电容量为35万KW,各种生物质发电几乎全为纯烧生物质发电,而且其装机容量多为1~3万kW蒸汽参数不高的低效率小机组,纯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供电效率一般30%因此,纯烧生物质的小容量低效率发电不是生物质发电的主要发展方向
到2020年,我国燃煤装机容量将达到11亿KW,如果能够有50%的生物质用于燃煤电厂的掺烧发电,那么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机组总容量可以达到5.5亿KW按平均掺烧量为10%估算,则折算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可达到5500KW如果我国每年有50%的生物质用于发电,那么可发电量约7200亿KW·h,折算成装机容量约为1.8亿KW,是2016年全部发电量的12%,也就是说,可较大幅度降低煤电的CO2排放大容量煤电厂采用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应该是现阶段我国煤电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措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