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储油罐容量不少于8 h全负载运行所需燃油量。
(2)储油罐须采用厚度不小于6~8mm的钢板制成,并须提供足够和稳固的支撑以预防有关设备在安装或使用时变形。
(3)储油罐须提供人孔。所有接缝须经焊接处理。油位测量管的正下方须设有适当大小的金属圆盘以防止油缸底部受到油位测量杆撞击而受损,而有关的金属圆盘须由厚度不小于6~8mm的钢板制成。
NTA855-G2A康明斯柴油发电机
(1)主储油罐容量不少于8 h全负载运行所需燃油量。
(2)储油罐须采用厚度不小于6~8mm的钢板制成,并须提供足够和稳固的支撑以预防有关设备在安装或使用时变形。
(3)储油罐须提供人孔。所有接缝须经焊接处理。油位测量管的正下方须设有适当大小的金属圆盘以防止油缸底部受到油位测量杆撞击而受损,而有关的金属圆盘须由厚度不小于6~8mm的钢板制成。
(4)储油罐入油处须设有一容量显示计及油位超高的警示器。所有测量计、指示器及配线必须为当地消防局批准的设备和物料。
(5)油位测量管须距油罐底部小于40mm,而吸油管须接至距离油罐底75mm处。
(6)听有燃油系统的配线须采用矿物绝缘类耐火电缆,而各接电配件均须为防爆设备。
(7)储油罐须提供妥善的接地以消除所产生的静电。
(8)储油罐四周均以不含盐分的幼沙所覆盖,而储油罐须坡向排油口方向安装。
按控制方式分类
1.手动机组
此类机组为常见,通常用作主电源或备用电源。机组具有电压和转速自动调节功能,需操作人员在机房现场对其进行启动、合闸、分闸和停机等操作。
2.自启动机组
自启动机组是在手动机组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控制系统,常用作备用电源。其优点是在市电突然中断时,机组具有自动启动、自动调压、自动调频、自动进行开关切换和自动停机等功能;当机组油压过低、机油温度和冷却水温过高时,可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当机组速时,可自动紧急停机保护机组。此类机组大大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缩短了市电中断至由机组供电间的间隔时间。如选择于“自动”位置整个系统须能如上所述运行,并能使系统保持自动状态直至转换成手动控制为止。
3.微机控制自动化机组
微机控制自动化机组特别适合用作应急电源。此类机组具有性能完善的柴油机、同步发电机、燃油自动补偿装置和自动控制屏等组件。(2)油箱须按的要求制造,使用4~6mm厚钢板制作,端部作盘形和凸缘形,全部采用电焊。其自动控制屏采用可编程自动控制器(PLC)控制,除具备自启动机组的各项功能外、还可按负荷大小自动增减机组、故障自动处理、自动记录打印机组运行报表和故障情况,对其实行自动控制。由串行通信接口(PS 232、PS 422或PS 485)实现中心站对分散于各处的机组进行实时的遥控、遥信和遥测、从而达到九人值守。
1.燃料系统
燃料系统是柴油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燃料系统进行具体的介绍。
2.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由机油泵、滤清器、压力表、温度表、冷却器、调压阀等组成。其中机油泵、油底売、机油道和油管用以储存机油,使机油在运动机件间强制循环;活塞销通常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制造,作用是连接活塞与连杆的小头,以传递动力。机油细滤器、粗滤器、集油器的作用是清除机油中的各种杂质,且粗、细滤清器并联使用;机油压力表、机油温度表是用作显示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的装置;机油冷却器的作用是冷却机油,防止机油温度过高面影响润滑效果;调压阀、限压阀和旁通阀的作用是调节和限制机油压力,保证润滑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分为压力润滑、飞溅润滑、油雾润滑。大多数柴油机采用以压力润滑为主,飞溅润滑和油雾润滑为辅的复合方式。
燃料系统
燃料供给由燃油箱、输油泵、滤清器等组成。柴油机工作时,输油泵从燃油箱吸取燃油,送至燃油滤清器。经滤清后进入喷油泵。随着膨胀作用的进行,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气缸内气体的压力、温度急剧下降,到膨胀结束时,气缸内的压力下降至4个大气压,温度降到600~900℃。燃油压力在喷油泵内被提高,按不同工况所需的供油量,经高压油管输送到喷油器,后经喷油孔形成雾状喷入燃烧室。输油泵供应的多余燃油经燃油滤清器的回油管返回燃油箱,喷油器顶部回油管中流出的少量燃油亦流回至燃油箱中。
3.6.1燃油箱
燃油箱的功用是储存燃油,一般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它的容量通常应能满足柴油机8~10h工作的需要。其内部通常用隔板分成数格,防止柴油在油箱内因受冲击产生泡沫,影响正常共油。
出油口位置应高于放油口,以使燃油中杂质沉淀于油箱底部。油箱顶部有加油口和通气孔,加油口处装有滤网,以保证油液清洁。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弹簧座及锁紧装置等件,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正时齿轮、挺柱、推杆、摇臂和摇臂轴等零件。通气孔用来保证油箱内部空间和大气相通,防止工作中因油面降低而造成的油箱内部气压下降,影响正常供油。此外,油箱上还装有油尺等油量测量装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