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回火
钢的回火通常是把淬火钢重新加热至Ac1线以下的一定温度,经过适当时间的保温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由于钢经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硬而脆,并且工件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如果直接进行磨削加工则往往会出现龟裂,一些精密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引起尺寸变化从而失去精度,甚至开裂。因此,淬火钢必须进行回火处理。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这种退火
齿轮加工热处理
钢的回火
钢的回火通常是把淬火钢重新加热至Ac1线以下的一定温度,经过适当时间的保温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由于钢经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硬而脆,并且工件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如果直接进行磨削加工则往往会出现龟裂,一些精密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引起尺寸变化从而失去精度,甚至开裂。因此,淬火钢必须进行回火处理。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或高温回火),这种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不同的回火工艺可以使钢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
青岛万利鑫热处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金属热处理加工的企业,公司拥有一整套完整、严格的热处理加工、质量检测流程。公司已经通过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工厂位于交利、工业发达的青岛市城阳区,厂房面积3000余平方米
球化退火的具体工艺
(图4)有:①普通(缓冷)球化退火(图4a),缓冷适用于多数钢种,尤其是装炉量大时,操作比较方便,但生产周期长;②等温球化退火(图4b),适用于多数钢种,特别是难于球化的钢以及球化质量要求高的钢(如滚动轴承钢);其生产周期比普通球化退火短,不过需要有能够控制共析转变前冷却速率的炉子;③周期球化退火(图4c),适用于原始组织为片层状珠光体组织的钢,其生产周期也比普通球化退火短,不过在设备装炉量大的条件下,很难按控制要求改变温度,故在生产中未广泛采用;铸件装炉时要考虑铸件在炉内能均匀受热,尤其是火焰炉,要考虑炉气的流向,使铸件均匀受热。④低温球化退火(图4d),适用于经过冷形变加工的钢以及淬火硬化过的钢(后者通常称为高温软化回火);⑤形变球化退火,形变加工对球化有加速作用,将形变加工与球化结合起来,可缩短球化时间。它适用于冷、热形变成形的钢件和钢材(如带材)(图4e是在Acm或Ac3与Ac1之间进行短时间、大形变量的热形变加工者;图4f是在常温先予以形变加工者;图4g是利用锻造余热进行球化者)。
在使用H13钢模具时,为了防止H13钢模具发生失效的现象,很多厂家会对H13钢模具进行热处理工艺,主要方法有:锻造、退火、淬火和回火几大工艺,其具体步骤讲解如下:
锻造:先缓慢加热到750℃,在加热到1120-1150℃的锻造温度,减少氧化和脱碳;始锻温度为1080-1120℃,始锻温度≥850℃,锻后缓冷,并及时退火。另外要求锻造比大于4。
退火:H13退火用TTT曲线位于淬火用TTT曲线的左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降低,有利于退火软化处理。等温退火加热到800℃,保温2h,降温至750℃等温2-4h,炉冷到500℃出炉空冷,硬度为192-229HBS,锻后必须立即进行球化退火。把金属工件作为阴极放入通有含氮介质的负压容器中,通电后介质中的氮氢原子被电离,在阴阳极之间形成等离子区。
淬火和回火:淬火次预热,1040±10℃淬火,540±10℃回火,获得回火马氏体加碳化物组织,硬度HRC46~50,可满足热作模具钢的性能要求。
通过改进H13钢的冶炼方法和合理的锻造工艺来保证模具用材的要求,适宜的热处理工艺确保H13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正确的使用操作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

3.奥氏作不锈钢的形变强化 单相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冷变形性能可以冷拔成很细
的钢丝冷轧成很薄的钢带或钢管。经过大量变形后钢的强度大力提高 尤其是在零下
温区轧制时效果更为显著。抗拉强度可达 2 000 MPa以上。这是因为除了冷作硬化效果外
还叠加了形变诱发M转变。 奥氏作不锈钢经形变强化后可用来制造不锈弹簧、钟表发条、
航空结构中的钢丝绳等。形变后若需焊接则只能采用点焊工艺、形变使应力腐蚀倾向性增
加 。并因部分γ->M转变而产生铁磁性在使用时如仪表零件中应予以考虑。再结晶
温度随形变量而改变当形变量为60时其再结晶温度降为650℃冷变形奥氏体不锈钢再
结晶退火温度为8501050℃850℃则需保温3h1050℃时 透烧即可然后水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