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早通过的规范是2003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其编号为CECS146:2003,已经被的规范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代替,其编号为GB 50367-2006.
碳纤维加固近的是《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GB/T 21490-2008,08年10月1日起执行。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碳 纤 维 加 固 注
碳纤维加固公司
国内早通过的规范是2003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其编号为CECS146:2003,已经被的规范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代替,其编号为GB 50367-2006.
碳纤维加固近的是《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GB/T 21490-2008,08年10月1日起执行。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碳 纤 维 加 固 注 意 事 项按照结构加固设计总说明,碳纤维加固除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外,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1、采用碳纤维布规格为300g/㎡,应使用碳纤维布、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这些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质检部门的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
2、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150 ㎜;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碳纤维布之间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3、碳纤维布沿其纤维方向需绕构件转角处粘贴时,转角处构件外表面打磨后的曲面半径不小于20mm。
4、施工要求按照《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求进行。
5、碳纤维加固完成后,不得在其上施焊、穿孔。
6、加固完成后,需在其表面用耐火涂料涂刷进行保护。
新做混凝土楼板、梁施工完毕并拆除模板后,按图纸要求进行板、柱的碳纤维布加固。
碳纤维材料加固包含碳纤维布加固和碳纤维材料加固二种。碳纤维用以钢筋混凝土加固修复的科学研究起源于八十年代美、日等资本主义。在我国的此项技术发展很晚,但伴随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出行工作的迅猛发展,目前工程建筑中有非常一部分因为那时候设计方案载荷规范低导致历史时间遗留,一些工程建筑因为应用作用的更改,无法达到当今标准应用的要求,急待开展检修、加固。现阶段常见的加固方式有很多,如:增加截面法、外攀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材料加固法等。碳纤维材料加固修复构造技术是继增加混泥土截面、粘钢以后的又一种新式的构造加固技术。

碳纤维加固
碳纤维材料加固
特性
1、原材料高强,有利于生产加工成多种多样规格,可用范围广,易确保。
2、施工方便快捷,功效高,沒有湿工作,不需当场固定不动设备,施工占有场所少。
3、抗腐蚀及性能。

4、自身重量比较轻,加固修复后,基本上不提升原结构自身重量及原预制构件规格。
应用领域
1、适用各种各样结构种类、各种各样结构部位的加固修复,如梁、板、柱、钢屋架、桥桩、公路桥梁、筒节、外壳等结构。
2、底层混泥土的抗压强度级别不少于C15,长期性应用的工作温度不高过60℃的混凝土结构结构,都可以选用碳纤维材料加固施工施工技术加固、加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