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反叛期该怎么与其沟通?
初中生正处在反叛期高峰的阶段,家长要耐心沟通才能帮助初中生平稳度过反叛期。接下来分享如何在初中生反叛期与其进行沟通。
家长要以理解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反叛期,反叛期是从十岁开始,一般到十六岁甚至二十岁才结束,初中生正处在14岁左右,属于反叛期的高峰期,这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变强,总想以大人身份自居,所以他们会对一切行为有自己的思考,并批判任何行为,这属于
高三孩子反叛期教育方法
初中生反叛期该怎么与其沟通?
初中生正处在反叛期高峰的阶段,家长要耐心沟通才能帮助初中生平稳度过反叛期。接下来分享如何在初中生反叛期与其进行沟通。
家长要以理解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反叛期,反叛期是从十岁开始,一般到十六岁甚至二十岁才结束,初中生正处在14岁左右,属于反叛期的高峰期,这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变强,总想以大人身份自居,所以他们会对一切行为有自己的思考,并批判任何行为,这属于生物正常的生理与心理过渡现象,家长要正确认识这一点。
家长要对孩子反叛的现象予以理解,并冷静的看待孩子的种种行为,尽量去接近他们的内心,不要与他们起冲突,要正确的分析孩子的行为原因,心平气和的和孩子沟通。善言善语永远比大喊大叫更容易解决问题。
第二叛反期:7-9岁,准大人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脾气秉性的突然转变,以及强烈的逆反心理都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孩子进入学校后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因此会开始要求独立,行为上想要脱离爸爸妈妈的掌控,表现为说话做事老气横秋、独立、有个性。
第三叛反期:12-15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已发育成熟,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了,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常常遭遇到各种挫折感,这样,在身体与心理矛盾的自我纠结和成长中,孩子开始有了更多样的情绪体验。对女孩来说,会变得内向并体验到自我怀疑、愧疚或抑郁等情绪;对男孩而言,则更多地体验到暴躁和愤怒。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好面子,自尊心强;重视同伴关系,易受同伴影响,所以可能会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认同的事,如抽烟、喝酒,这些行为虽然父母不认可,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人的象征,代表他们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等。这也意味着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一些危险,如网络成瘾、、酗酒、等。
2.长期被压抑型
在孩子小时候,家长经常因为小事对孩子发脾气,动不动就是批评指责、打骂,得不到肯定和鼓励。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性格会变得内向不自信,自卑,总觉得什么都不行。等到孩子青春期大概初中时,孩子内心渴望独立,但是一有想法,就会被家长打压,在自我和家长之间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矛盾点,终于在某,孩子被压抑多年的情绪爆发出来,变得不再听话,甚至是做出的事。
这类孩子,长期接受的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打压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不自信,性格孤僻不合群,自我否定。当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突然情绪爆发,和爸妈站在对立面,不再听从父母的安排,于是父母觉得孩子青春期叛逆了,变得不听话了。
3.渴望得到关注型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一直是乖乖孩子,也很懂事,但是突然某家里出现一个弟弟(),爸妈把对自己的关注和爱,一瞬间转移到弟弟()身上。于是孩子开始故意做错事,引起家长的关注,但往往等到的是爸妈的脾气和指责。又或者是,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分居,离婚等),孩子以这种“不听话”的方式,渴望得到爸妈的关注,希望他们可以和好。
这类孩子,由被关注突然失去关注,心中产生巨大失落,于是他们故意做错事,捣乱,渴望得到爸妈更多的关注。但是,父母往往不能理解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了,不知道孩子内心的诉求,于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形成一种循环。
家庭教育的误区
1.“教育是学校的事”
2.对孩子溺爱过头
3.爱就是严格的管束
4.迫切追求“望子成龙”
5.分数代表一切
6.过度保护
7.父教缺失严重
8.父母教育不一致
9.缺乏心理教育
10.“自由过火”
11.奖励是把双刃剑
12.重智商轻情商
现代教育的缺失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高压式的教育制度
3.重视智育,忽视德育
4.教育只能引导不能强迫
5.要关注孩子心灵的需求
6.功利性教育
这样沟通有效
1.了解孩子的个性
2.理解孩子的成长
3.不要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5.做孩子的朋友
6.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
7.关注孩子的兴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