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使用的原料质量要求电解用盐符合GB5462《工业盐》或GB5461《食用盐》版本的标准1.5设备运行成本次lv酸钠发生器系统采用电解稀盐水制取次lv酸钠溶液,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添加物,设备的原材料就是盐,设备全自动运行,人工成本低,因此它的所有运行成本基本可以认为是耗盐和耗电的成本总和:
原料使用浓度:3%~5% ,盐耗:≤4.0kgNaCl/kg
小型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厂家
1.4使用的原料质量要求电解用盐符合GB5462《工业盐》或GB5461《食用盐》版本的标准1.5设备运行成本次lv酸钠发生器系统采用电解稀盐水制取次lv酸钠溶液,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添加物,设备的原材料就是盐,设备全自动运行,人工成本低,因此它的所有运行成本基本可以认为是耗盐和耗电的成本总和:
原料使用浓度:3%~5% ,盐耗:≤4.0kgNaCl/kg有效氯;
制成1kg有效氯直流电耗 kw.h/kgCl≤4.0,交流电耗kw.h/kgCl≤5.0;电解槽电流效率≥72%;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液温升<12℃。有效氯浓度设定范围:8000-10000ppm。
盐的成本:≤4.0kg(每制成1公斤有效氯耗盐:≤4.0kg)
4.0kg×0.5元/kg= 2元(工业盐以500元/吨计算)
电的成本:≤4kWh(每制成1公斤有效氯耗电≤4kWh)
5kWh×1元/kWh =5元(全天电价平均 1元/kWh)
合计成本:2 +5 = 7元/kg(有效氯)
因此,次lv酸钠发生器电解盐水每制取1kg有效氯需要消耗成本为7元。
次lv酸钠投加量按2ppm浓度投氯,则每处理1吨循环水的处理成本为0.014元/吨。
2.5投加方式定量投加:依据经验值调节计量泵投加有效氯量,人工检测余氯值不断调整投加量直至达到要求后固定投加量,此方法要求水质、水量恒定。
流量控制:依据检测通水管网流量计的4~20mA信号,选定与水流量相应的有效氯值,流量变化投加氯值随之变化,此方法为开环控制。
余氯控制:通过检测通水管网的在线余氯监测信号,根据余氯值的变化投加氯值随之变化,此方法为闭环控制。
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只有做到合理的清洁才能保持它使用的特点。
1、经常保持次发生器设备的清洁,溶盐箱底部的盐污应经常清除,尽可能避免盐污进入电解槽。
2、要经常检查发生器循环管进水阀是否有渗漏现象,发现后要及时维修或调换。
3、工作完成后发生器一定用自来水反冲洗,主要是防止NaClO对阳极内壁的腐蚀,同时排除Ca2+ 、Mg2+ 等沉积物。
次发生器由电解槽、硅整流电控柜、盐溶解槽、冷却系统及配套PUVC管道、阀门、水射器、流量计等组成。将3~4稀盐液加入电解槽内,接通12V直流电源,通过调节电解电流电解产生次,由水射器吸收混合送出消毒液,或用计量泵计量通过混合器送出消毒液。
次发生器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自来水厂、禽畜养殖与屠宰、石油石化企业中水利用、电厂循环水利用、印染厂漂白、公共场合消毒等, 了解其工作原理,可以更好的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
次发生器原理概要
次发生器电解主反应过程可用以下方程式来表示:
NaCL+ H2O = NaCLO + H2↑
电极反应:阳极: 2Cl- - 2e → Cl2 阴极: 2H+ + 2e → H2
溶液反应: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电解盐水型次发生器的电解过程是一个电化学的反应过程,它的原材料就是盐和水,制成次溶液纯净,该化学原理虽然简单,但影响经济的技术指标很多,所以次发生器电解电极的设计要考虑综合各种因素,根据结构紧凑合理、运行节能、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设备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来设计制造。次氯酸钠消毒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
次发生器性能特点
◎自动溶盐罐:按一定比列投加固体盐,待初次溶盐程序结束(自动结束)后,再次投入固体盐,处于盐与水的混合状态,可保持槽内一直有未溶解盐,处于饱和湿盐状态,保持盐位处于高位和低位之间即可;
◎溶盐过滤器:滤除工业盐溶解后饱和盐水内的颗粒杂质,确保杂质不会进入次发生器系统,保证次溶液纯净度,饮用水不受任何污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