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1986 年,日本触媒公司先成功研发出具有一定比例的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羧酸系减水剂,该减水剂以其高减水率和低坍损迅速引起了人士的关注。随后逐渐应用在实际混凝土工程中。在1995 时,日本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萘系减水剂,大约占市场份额的80%。日本将聚羧酸系减水剂命名为能AE 减水剂,,且分别1995 年和1997 年
套筒灌装浆料
聚羧酸
减水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1986 年,日本触媒公司先成功研发出具有一定比例的亲水性官能团的聚羧酸系减水剂,该减水剂以其高减水率和低坍损迅速引起了人士的关注。随后逐渐应用在实际混凝土工程中。在1995 时,日本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萘系减水剂,大约占市场份额的80%。日本将聚羧酸系减水剂命名为能AE 减水剂,,且分别1995 年和1997 年先后纳进JISA6024 和行业标准。欧美[对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起步都晚于日本,美国等更加偏向于研究使用聚羧酸减水剂以后新拌混凝土的减水性能、坍损情况、以及混凝土泌水等问题,但其整体的使用量是远远小于日本,大约仅占两成左右。
聚羧酸系
减水剂的复配技术:
但是母液的合成与实践应用需要一段周期,且一种类型的母液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减水剂在工程应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而掌握母液间的复配及辅助小料的物理性复配,则是聚羧酸减水剂应用的必要补充,而通过母液特点和小料的物理性复配方案来解决工程现场面临的技术问题就显得非常关键。所以说聚羧酸减水剂的复配技术是未来研究人员的工作。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若要自己建一条聚羧酸
减水剂生产线,首先需要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厂房及设备布局的设计。然后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进行模拟试生产。但对于不同地区的生产企业,在进行试生产前都需要结合当地材料进行配方调配。例如:在北方适应性好的聚羧酸配方应用到南方,可能由水质、水泥、砂石材料的不同,表现出不适应性。此时对生产配方需要进行及时调整,从而调试出一种适应当地材料的聚羧酸配方。在新配方进行量产前,还须进行小试,中试。小试生产条件及工艺与大量生产还有一定的差距。中试生产具有较大效应生产工艺及流水基本与大量生产相同。
低水泥浇注料和普通浇注料都使用铝酸钙水泥。但前者配入硅灰和
减水剂后,其水泥加入量为4-8%,加水量仅5-8%,比后者水泥用量15-20%、加水量10-15%有大幅度减少。低水泥浇注料不仅能节约昂贵的铝酸盐水泥50-70%,而且耐火材料用微硅粉的性能还得到了大幅提高。
气孔率与孔结构调:低水泥浇注料与普通浇注料在1400℃加热后的显气孔率对比,前者为20.4%,而后者为26.4%,增加将近30%。用压泵法测定在低水泥浇注料的总孔隙普通浇注料。加热800℃后的普通浇注料比110℃烘干时增加了将近40%。从孔径分布方面,普通浇注料中大于100A的孔径为低水泥浇注料的2-3倍,小于1000A的孔径仅为低水泥浇注料的30-50%。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