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技术要求和性能结构及性能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技术要求和性能结构及性能1、本设备由两张钢板卷制而成,形成了两个均匀的螺旋通道,两种传热介质可进行全逆流流动,大大增强了换热效果,即使两种小温差介质,也能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2、在壳体上的接管采用叨向结构,局部阻力小,由于螺旋通道的曲率是均匀的,液体在设备内流动没有大的转向,总的阻力小,因而可提高设计流速使之具备较高的
空气换热器价格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技术要求和性能结构及性能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技术要求和性能
结构及性能
1、本设备由两张钢板卷制而成,形成了两个均匀的螺旋通道,两种传热介质可进行全逆流流动,大大增强了换热效果,即使两种小温差介质,也能达到理想的换热效果。
2、在壳体上的接管采用叨向结构,局部阻力小,由于螺旋通道的曲率是均匀的,液体在设备内流动没有大的转向,总的阻力小,因而可提高设计流速使之具备较高的传热能力。
3、I型不可拆式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通道的端面采用焊接密封,因而具有较高的密封性。
4、Ⅱ型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结构原理与不可拆式换热器基本相同,但其中一个通道可拆开清洗,特别适用有粘性、有沉淀液体的热交换。
5、Ⅲ型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结构原理与不可拆式换热器基本相同,但其两个通道可拆开清洗,适用范围较广。
6、螺旋板式换热器按公称压力可分为PN0.6、1.0、1.6、2.5MPa(系指单通道能承受的大工作压力)。按材质可分为碳素钢和不锈钢。用户可根据实际工艺情况选用。
7、单台设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以多台组合使用,但组合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并联组合、串联组合,设备和通道间距相同。混合组合:一个通道并联,一个通道串联。
技术要求
1、本工艺为螺旋板换热器的通用焊接工艺,其余要求按设备施工图和《螺旋板换热器》进行制造、检验及验收。
2、本设备应由持证焊工进行施焊。施焊完毕应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钢印或由班长做好施焊原始记录存档。
3、在施工图纸没有规定时,对接焊缝余高为0~2mm,角焊缝的焊脚高度等于两连接件中较薄者厚度。
4、卷制螺旋板的钢板宽度必须一致,否则卷制成形后应将螺旋板两端面磨到同一高度,否则会影响焊接质量。

蒸汽作热源加热水的设备可分为两类
蒸汽换热器与普通换热器的结构原理相类似,只不过它的热源是蒸汽而已。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用蒸汽作热源加热水的设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加热设备,另一类是间接加热设备
蒸汽换热器利用蒸汽高流速产生负真空吸入水混合,此使用条件不仅要求蒸汽有一定的压力,而且还必须有一定动能才能混合。蒸汽喷射器优点:设备简单,造价低,热能利用率高,不怕水垢。蒸汽换热器是将蒸汽通过同径多孔装置直接注入水中。蒸汽压力必须大于系统压力0.2MPa以上,蒸汽流量不可调,有噪音,在开启或关闭时蒸汽压力与系统压力有叠加现象,对采暖、空调系统有一定破坏力。
1、以离子或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危害
2、钙盐类在水中的主要构成有Ca(HCO3)2、CaCl2、CaSO4、CaSiO3等。钙盐是造成换热器结垢的主要成分。其中,CaSO4是一种质硬、结晶细密的水垢,结构松散,附着力小,是一种比较松软的泥渣,从水中分离出来的具有流动性,即使附着在受热面上也容易清除。
3、镁盐在水中的主要构成有Mg(HCO3)、MgCl2、MgSO4等。镁溶解在水中后,在受热分解后生成Mg(OH)2沉淀,Mg(OH)2也是泥渣式水垢。溶解在水中的MgCl2、MgSO4,在水pH<7时,由于水解作用会造成金属壁的酸性腐蚀。
4、钠盐主要构成有NaCl、Na2SO4、NaHCO3等。NaCl不生成水垢,但在水中有游离氧存在,会加速金属壁的腐蚀;Na2SO4的含量过高,会在蒸发器后的附件上结盐,影响安全运行;水中的NaHCO3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会分解出NaCO3、NaOH、CO2,会使金属晶粒受损。

蒸汽散热器的操作规范
蒸汽散热器的操作规范
1、在使用前的一些准备工作(1)检查换热器静电接地是否良好。(2)检查地脚螺栓及各联接法兰螺栓是否松动。(3)检查出入口阀门是否完好,手轮是否好用。(4)检查换热器壳体表面有无变形、碰伤裂纹、锈蚀麻坑等缺陷。(5)检查温度、压力表等仪表是否好用。(6)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2、使用时需要的注意事项(1)严禁超温、超压,以免影响使用寿命及损坏设备。(2)严禁换热器单面受热,以免发生泄漏,一旦发生泄漏,应及时切除。(3)严禁升降温速度过快。(4)严禁放空阀半关死,以免造成跑油或引起着火。(5)换热器发生泄漏时,应将换热器切除。(6)经常检查压力、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换热器是否有泄漏情况。(7)应经常检查大头盖、管箱、放空阀等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3、投入使用时(1)放尽换热器内存水,进行蒸汽贯通、预热,贯通时蒸汽对换热器。(2)本体放空吹扫,注意管壳程必须同时进行。当温度平稳后,全开冷、热流体阀门。(3)投用前,应首先检查放空阀,是否关严,以免造成跑油或引起着火。(4)启用换热器应先引冷油,后引热油,以免设备急剧变形造成泄漏。(5)开始引油时要缓慢,微开冷油放空阀,全开冷油的出口阀,然后慢慢开冷油的入口,当放空阀见油后,立即关闭放空阀,待换热器充满油。(6)引热油时更应缓慢,防止少量存水突然受热汽化造成压力剧增,损坏设备。先微开热油放空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