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
1、立装法:根据构件的特点及其零件的稳定位置,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装配。此装配方法适用于放置平稳,高度不大的结构或者大直径的圆筒。
2、卧装法:将构件放置于卧的位置进行的装配。适用于断面不大,但长度较大的细长构件。
3、胎模装配法:将构件的零件用胎模定位在其装配位置上的组装方法。此种装配方法适用于制造构件批量大、精度高的产品。
桥梁钢架构加工公司
组装:
1、立装法:根据构件的特点及其零件的稳定位置,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装配。此装配方法适用于放置平稳,高度不大的结构或者大直径的圆筒。
2、卧装法:将构件放置于卧的位置进行的装配。适用于断面不大,但长度较大的细长构件。
3、胎模装配法:将构件的零件用胎模定位在其装配位置上的组装方法。此种装配方法适用于制造构件批量大、精度高的产品。
了解钢结构加工中导致焊接气孔产生的原因后,更重要的是学习其防止措施:
1.数量少而直径小的表面气孔,可用角向砂轮磨去,磨至该部位能同整条焊缝平顺过渡,向母材圆滑过渡;
2.厚工件焊前要预热,并达到规范要求的温度。厚工件应严格控制道间温度;
3.焊接材料应按规定进行烘焙和保温,并在领用后,在大气中不宜超过4小时;
4.注重焊接中焊接环境,在相对湿度大于90%时应该暂停施焊;手工电弧焊在风速超过8m/s,气体保护焊在风速超过2m/s时施焊,应采取挡风措施;环境温度0℃时,应将工件加热到20℃,需预热的工件此时应多预热20℃,加热范围为长宽各大于2倍工件的厚度,且各不小于100mm;
(二)设计变更
钢结构制作安装合同中设计变更部分,基本与钢结构制作合同的设计变更涉及的内容相同,因此,设计变更部分的签约要点也主要涉及到三种问题:
1)制作开工期限是按期还是顺延的矛盾
2)有限的工期与增加加工量、等待新设计变更周期的矛盾
3)已完成构件因设计变更需要返工时,甲方是否同意价格调整的矛盾。
如果合同上没有对上述风险的约定,甲方往往不会主动确认因其调整而造成加工方相应合同内容的改变。为此,应对设计变更及涉及到的合同价格、工期调整情况进行约定。市场部在签约谈判时,必要时需要安排有关技术人员到场对此进行把握,控制由于设计变更发生的风险。
钢结构加工中的每道工序都很关键,但有些环节还是容易被忽视,例如油漆施工环节。许多钢结构公司的生产人员甚至车间管理人员都或多或少认为这一环节并不是十分重要,但这些思想和不当操作,也正是导致钢结构建筑发生问题和影响使用寿命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油漆环节不仅需要严格操作,更需要注意点滴。
1.各类油漆应当与其他、有毒材料,存放在库房,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放,挥发性油漆更应当装入密闭容器内,妥善保管。
2.库房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不可以住人,还应设置消防器材和“严禁烟火”的明显标志。同时,库房还应与其他建筑物保持适当距离。
3.钢结构加工中,在涂装前应先除锈,用喷砂除锈时,要确保喷嘴接头牢固,不可以对人。如喷嘴堵塞应停机,消除压力后方可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