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千分尺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将深度千分尺擦干净,然后检查其各活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在全行程内微分筒的转动要灵活,微分螺杆的移动要平稳,锁紧装置的作用要可靠。
2、根据被测的深度或高度选择并换上测杆。
3、0—25mm的深度千分尺可以直接校对零位:采用00级平台,将平台、深度千分尺的基准面和测量面擦干净,旋转微分筒使其端面退至固定套筒的零线之外
长度检测标准
深度千分尺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将深度千分尺擦干净,然后检查其各活动部分是否灵活可靠:在全行程内微分筒的转动要灵活,微分螺杆的移动要平稳,锁紧装置的作用要可靠。
2、根据被测的深度或高度选择并换上测杆。
3、0—25mm的深度千分尺可以直接校对零位:采用00级平台,将平台、深度千分尺的基准面和测量面擦干净,旋转微分筒使其端面退至固定套筒的零线之外,然后将千分尺的基准面贴在平台的工作面上,左手压住底座,右手慢慢旋转棘轮,使测量面与平台的工作面接触后检查零位:微分筒上的零刻线应对准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微分筒锥面的端面应与套管零刻线相切。如果卡规的“通”端和“止”端都能从轴上通过,说明该轴的直径太小,比允许的xiao极限尺寸还小,不合格。

现有技术中,千分尺是对物品外形尺寸进行测量的常用工具,千分尺包括弓形尺架和设置于弓形尺架两端的测头,其工作方式一般是通过测头与物品的外表面接触来获取数据,在测量过程中,测头与物品表面的接触状况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而对于物品不规则的外表面而言,测头与外表面的接触受到物品外形的限制,如对外表面的凹槽深度测量过程中,测头需深入凹槽内进行測量,其測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测头能否伸入凹槽内、继而能否与凹槽内表面di点接触成为测量数据是否准确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测量图I所示的圆形 刀片的上表面凹槽深度H时,标准千分尺,则因其上下测头大小相同,一般为直径均为Φ6. 5mm,而凹槽宽度小于6. 5mm,上测头无法深入凹槽内,而对于被测物品下表面较大的圆形刀片而言,Φ6. 5mm的测头端面不足以有效支撑,或使圆形刀片等被测物品无法平稳地置于测头上,以使其保持正确的测量角度,底面难以形成正确的测量基准,无法准确地完成測量。壁厚千分尺特点是有球形测量面和平侧量面及特殊形状的尺架,适用于测量管材壁厚的外径千分尺。

长度检测
校对千分尺的零位。校对方法是:用干净的软质砂布或绸布擦净千分尺的两测量面,当两测量面快要接触时,改为轻轻旋转测力装置使两测量面轻轻接触,当发出“咔咔”的响声时方可进行读数。如果手直接握住尺架,就会使千分尺和工件温度不一致而增加测量误差。如果微分筒上的棱边与固定套筒上的“0”刻线重合,同时微分筒上“0”刻线对准固定套筒上的纵刻线(即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筒的“0”刻线的右边缘正好相切),这说明“0”位正确。


千分尺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千分尺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01mm。使用测量下限为75(或150)毫米的内径千分尺时,被测量面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25(或60)毫米,否则可能由内径千分尺的测头球面的边缘来测量。由于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名千分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