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氨络合废水处理工艺流程1络合含铜废水(铜氨络合废水)此类废水中重金属Cu2+与氨形成了较稳定的络合物,采用一般的氢氧化物混凝反应的方法不能形成氢氧化铜沉淀,必须先破坏络合物结构,再进行混凝沉淀。一般采用硫化法进行处理,硫化法是指用硫化物中的S2-与铜氨络合离子中的Cu2+生成CuS沉淀,使铜从废水中分离,而过量的S2-用铁盐使其生产FeS沉淀去除。处理工艺流程如下:铜氨络
天津生活废水处理工程
铜氨络合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络合含铜废水(铜氨络合废水)
此类废水中重金属Cu2+与氨形成了较稳定的络合物,采用一般的氢氧化物混凝反应的方法不能形成氢氧化铜沉淀,必须先破坏络合物结构,再进行混凝沉淀。一般采用硫化法进行处理,硫化法是指用硫化物中的S2-与铜氨络合离子中的Cu2+生成CuS沉淀,使铜从废水中分离,而过量的S2-用铁盐使其生产FeS沉淀去除。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铜氨络合废水→调节池→破络反应池→混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中间水池→过滤器→pH回调池→排放
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根据各厂水质的不同在调试中确定。一般在加硫化物等破络剂之前将pH值调到中性或偏碱性,防止的生成,也有的将pH值调到略偏酸性。硫化物的投药量根据废水中铜氨络离子的量来确定,一般投放过量的药。
在破络池安装ORP仪测定,当电位达到-300mv(经验值)认为硫化物过量,反应完全。对过量的硫化物采用投加亚铁盐的方法去除,亚铁的投加量根据调试确定,通过流量计定量加入。破络池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混凝反应池反应时间为15~20分钟。
sv30和SVI30的区别
1、sv30(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是指在静息30分钟后,在1000毫升气缸内的曝气槽中的混合物,以及污泥体积与混合物的比例,一般使用sv30。SV30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和浓缩性能的指标。对于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SV30越小,沉降和浓缩性能越好。正常活性污泥的MLSS浓度为1500~4000 mg/L,SV30一般在15%~30%之间。2、SVI30(污泥容积指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曝气池混合物静止30min后1000ml池中活性污泥1g悬浮固体的体积。常用的SVI30是指ml/g、SVI30与SV30之间存在以下关系:污泥容积指数(即污泥容积指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在曝气池中加入混合气30min后,污泥体积指数为1g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容积。SVI30 = SV30 / MLSS×1000沉降比SV与污泥浓度有关。当MLSS较大时,具有相同沉降性能的污泥具有较大的SV。当曝气池中混合物的MLSS变化很大时,SV值无法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反映的污泥情况也会失真。测量SV或SVI的目的是反映二沉池中污泥的沉降和浓度。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征,污染物构成必须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积极审慎地采用新工艺,对在国内应用的新工艺, 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同一个污水厂分期建设时,各阶段应尽量采用同一种工艺,而且各阶段的建设规模应尽量相同。

废水处理中气浮工艺多采用压力溶气法
产生气 泡的方法有两种:
1)机械法。使空气通过微孔管、微孔板、带孔转盘等生成微小气泡。
2)压力溶气法。将空气在一定的压力下溶于水中, 并达到饱和状态, 然后突然减压, 过饱和的空气便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目前废水处理中的气浮工艺多采用压力溶气法。气浮法的主要优点有:设备运行能力优于沉淀池,一般只需15~20min即可完成固液分离,因此它占地少,效率较高;气浮法所产生的污泥较干燥,不易腐化,且系表面刮取,操作较便利;整个工作是向水中通人空气,增加了水中的潜解氧量,对除去水中有机物、藻类表面活性剂及臭味等有,其出水水质为后续处理及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气浮法的主要缺点是:耗电量较大;设备维修及管理工作量增加,运转部分常有堵塞的可能;浮渣露出水面,易受风、 雨等气候因素影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