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降温
在空调器设计与制造中,一般允许将温度控制在16~32℃之间。如若温度设定过低时,一方面增加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造成室内外温差偏大时,人们进出房间不能很快适应温度变化,容易患感1冒。清洁空调11,睡眠时要调节温度,空调器可自动进行睡眠温度调节。除湿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伴有除湿作用。人们感觉舒适的环境相对湿度应在40~60%左右,当相对湿度过大如在90%以上,即
空调二次供水消毒
功能降温
在空调器设计与制造中,一般允许将温度控制在16~32℃之间。如若温度设定过低时,一方面增加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造成室内外温差偏大时,人们进出房间不能很快适应温度变化,容易患感1冒。清洁空调11,睡眠时要调节温度,空调器可自动进行睡眠温度调节。除湿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伴有除湿作用。人们感觉舒适的环境相对湿度应在40~60%左右,当相对湿度过大如在90%以上,即使温度在舒适范围内,人的感觉仍然不佳。升温热泵型与电热型空调器都有升温功能。升温能力随室外环境温度下降逐步变小,若温度在-5℃时几乎不能满足供热要求。净化空气空气中含一定量有害气体如NH3、SO2等,以及各种汗臭、体1臭和浴厕臭等臭气。
空调器净化方法有:换新风、过滤、利用活性碳或光触媒吸附和吸收等。
A、换新风:利用风机系统将室内潮湿空气往室外排,使室内形成一定程度负压,新鲜空气从四周门缝、窗缝进入室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B、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再生,将吸附(收)的氨气、尼古丁、醋酸、硫化1氢等有害物质释放掉,可重新使用。
现代技术发展有时还要求对空气的压力、成分、气味及噪声等进行调节与控制。因此,空气调节的任务就是采用技术手段创造并保持满足一定要求的空气环境。
铭牌意义
例如型号:KFR-26GW
K:代表家用空调
F:分体式空调 (C:代表窗式空调)
R:代表热泵加热功能(没有R则代表单冷功能的空调,
D代表有辅助电加热功能)
26:这个数字代表额定制冷量
G:壁挂型空调(L代表落地式空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柜机)
W:表示分体式的室外机
外观演变
一代格栅式面板家用空调器
1988年,一台国产分体壁挂机KF-19G1A在华宝空调器厂诞生,当时华宝还给它取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雪莲。雪莲的诞生开启了我用空调器行业的一个新时代,此后,春兰也拥有了自己的挂机生产线。
第二代格栅式面板家用空调器
当家用空调器渐渐普及,其外观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从进口机市场开始萌芽。
20世纪80年代空调市场是进口机一统天下,甚至在1991-1995年,进口机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口机为家用空调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许多国产的生产就是引进配件加以组装,这种启蒙作用也包括对我用空调器产品室内机外观的改变。一是不要贪大,有的消费者喜欢购买大空调,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除了一些特殊因素外,家用空调都有它的使用范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三菱电机、日立、松下等为代表的进口空调器出现了一种小型室内机,这种室内机一改以往那种庞大敦重的形象,外观精巧整洁,与家居环境融为一体,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质量:室内12kg/室外35kg空调室内外机的净重,通常空调稍微重一些代表所用材料相对比较实在。随着国内众多空调工厂对此类产品的普及生产,第二代格栅式面板空调器主导了空调市场并流行至今。
从一代格栅式面板到第二代格栅式面板是家用空调器产品外观的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不仅表现体积的变小、外观的美化上,更体现对室内机蒸发器折式的改变和空调器系统能力的提升上。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蒸发器折式的改变是两代格栅式面板能够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3,室内温度不可调得太低,否则对人体不利,应适当调节设定温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时,许多企业在蒸发器的折式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美的还在1998年申请了多折式蒸发器的专1利,其许多产品采用的是四折式蒸发器,而行业的另一个主导格力则普遍采用五折式蒸发器。但是,从一代格栅式面板到第二代格栅式面板在进风模式上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依然采用正面进风下出风的循环风路,当然,这也是格栅式面板之所以是格栅式面板的根本所在,技术特色决定其外观。
开机过程中的维护
空调开机后视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开机时数,周围灰尘、空气洁净度、房间是否干净等诸多因素决定空调开机过程中的维护次数。环境条件欠佳,天气炎热,空调机陈旧,空调开机时数长,空调开机过程中的维护次数增多,通常一个半月左右维护一次。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若环境条件好,空调机比较新,空气中灰尘少,空调开机合理,与电风扇交替使用,可以适当延长维护周期,从空调开机到空调关机维护1—2次。维护应认真、仔细,不留死角。符合规范,提高制冷速度、制冷效果,达到节能、清新、舒适。
(作者: 来源:)